中医古籍
  • 痢疾丸

    《寿世新编》卷上:痢疾丸处方

    漂茅术6两(炒),熟西庄2两,生西庄2两,酒芩4两,川厚朴2两(姜汁炒),苦杏仁3两(去皮尖),川乌2两(姜汁炒),羌活2两,枳壳2两,生甘草1两,炙甘草1两。

    制法

    上为末,水酒为丸。

    功能主治

    痢疾。

    用法用量

    大人每服2-3钱,小儿酌与。

    摘录《寿世新编》卷上《蕙怡堂方》卷一:痢疾丸处方

    鸦片(净)1两,鸦胆3钱5分(剥净肉,去油),人参3钱5分,白石榴皮(烧灰存性)2钱5分,沉香1钱,枯矾5分。

    制法

    上共研细末和匀,用陈米1两,以荷叶包蒸极熟,去荷叶,用饭捣药为丸,每丸重2-3厘。

    功能主治

    痢疾。

    用法用量

    如新起者,每服3丸;半月后者,每服1丸;红色,用蜜冲滚水送下;白色者,用洋糖冲开水送下;红白兼有,用蜜、白糖各1钱,冷水1茶匙和匀,滚水冲下。

    注意

    忌鱼腥、茶7日;孕妇忌服。

    摘录《蕙怡堂方》卷一《中药制剂汇编》:痢疾丸处方

    干马齿苋520斤,三颗针346斤。

    制法

    取马齿苋水煎两次,第1次2小时,第2次1小时,两次药液合并,过滤沉淀,减压浓缩至比重1.35(50℃)的稠膏。再取三颗针346斤、干马齿苋87斤,粉碎为细粉,过100目罗,混匀。取原粉及稠膏按比例制丸,低温烘干,上胶衣闯亮,每袋4钱(100粒)。

    功能主治

    清热止痢。主饮食不节所致之肠炎、赤痢,腹痛下坠。

    用法用量

    每服2钱,温开水送下,1日2次。

    摘录《中药制剂汇编》《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痢疾丸处方

    黄连16两,木香16两,黄芩24两,地榆炭24两,苡米(生)48两,枳实(炒)24两,槟榔24两,大黄24两,赤芍24两,莱菔子(炒)24两,甘草8两。

    制法

    上共研细粉,过罗,冷开水泛为小丸,用滑石细粉闯亮。

    功能主治

    利湿,化滞,止痢。主湿热凝结,红白痢疾,脐腹疼痛,里急后重。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开水送下,1日2次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禹县方):痢疾丸处方

    吴茱萸(甘草水炙)1两5钱,广木香10两,黑地榆30两,川黄连10两,白芍30两,当归30两,乌梅肉10两,白头翁20两,金银花15两,炒山楂30两,川厚朴(姜炙)20两,槟榔20两。

    制法

    上共为细面,水泛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小腹疼痛,里急后重,红白痢疾。

    用法用量

    每服1包,开水送服。小儿每岁服2粒。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禹县方)
更多中药材
  • 处方川鸡头半两(烧为灰),腻粉1分,龙脑1分。制法上为末。以黄牛胆汁调成膏,以瓷器盛。功能主治中风口噤不开。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温酒调,拗开口灌之,不拘时候,续以豆淋酒投之。摘录《圣惠》卷十九......
  • 处方香附4两(炒),当归尾1两2钱(炒,用尾),五灵脂1两(炒)。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妇人血崩不止。用法用量每服5钱,醋汤调,空心服。摘录《卫生宝鉴》卷十八......
  • 别名茱萸汤处方甘草2两,人参2两,桂心2两,茱萸1升,生姜1斤,半夏1升。功能主治奔豚病,从卒惊怖忧追得之,气下纵纵,冲心胸脐间,筑筑发动有时,不治杀人。大气上奔胸膈中,诸病发时,迫满短气不得卧,剧荏便悁欲死,腹中冷湿气,肠鸣相逐成结气。用......
  • 《东垣试效方》卷二:奔豚丸处方厚朴(姜制)7钱,黄连(去须,炒)5钱,白茯苓(去皮,另末)2钱,川乌头(炮)半钱,泽泻2钱,苦楝(酒煮)3钱,玄胡1钱半,全蝎1钱,附子(去皮)1钱,巴豆霜4分,菖蒲2钱,独活1钱,丁香半钱,肉桂(去皮)2分......
  • 《金匮要略》卷上:奔豚汤处方甘草 芎藭 当归各6克 半夏12克 黄芩6克 生葛15克 芍药6克 生姜12克 甘李根白皮12克功能主治主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用法用量上药九味,以水1.2升,煮取400毫升。温服100毫升,日三服,夜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