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本书是河南省杞县解放前的名医翟竹亭先生的遗著,曾于一九六三年由开封专署卫生局以石印本问世,此由开封医学专科学校张茂珍等在石印本的基础上整理而成。全书凡十七门,二百三十七案。各门有总论,说明病源同异;每病有医案,辨证论治,方法简便。重以温疫险恶证案,内外妇幼各科杂证兼备,所论简而要,治方奇而效。最可嘉者,即治而不效、失败的误诊教训,亦详为记载。可供临床医师参考运用。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包括《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二书)(公元前 722 ~前 221 年? )共十八卷。
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是春秋战国前医疗经验和理论知识的总结。
本病的特征是渴望转变为异性或坚信自己现在的性别是错误的。
性身份和性别之间的区别可以简单地概括如下:性别是一种生理上的男性或女性,而性身份是个体对自己性别的认同,即认为自己是男性化或女性化。性身份角色是主观的,是与文化背景相关的外在表现,而性别角色是与选择一个性伴侣相关的外在行为(同性的、异性的,抑或双性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性身份(私下的内在地认为自己是男性或女性)与性别角色(如一个男性的感觉和行为像一个男性的样子)是完全一致的。
性别身份是在儿童早期形成(18~24个月),男孩知道自己是男性,女孩知道自己是女性,即使一个儿童的行为表现有时比较类似于异性,但具有正常性别身份的儿童仍不会把自己当作异性看待,而是把自己看成与自己生理性别一致。这就意味着喜欢踢足球和吹口哨的女孩,只要她认为自己是女性,就不存在性别身份障碍。同样地,一个喜欢洋娃娃和烹调而不爱好体育的男孩也不会有性别身份障碍,除非他不认为自己是男性或者对自己生理上的男性有不舒适之感。
虽然一个儿童被当作异性哺养会出现性别混乱,这种混乱在童年后期比较明显。但出生后其生殖器的男性或女性特征不明显的儿童,如果按照特定的性别哺养,亦不会出现性别身份障碍,即使其被哺养的性别与其染色体性别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