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脉诀汇辨》 形体

    作者: 未知

    大体为形,形充者气。形胜气者,必主夭亡。(肥白而气不充。)气胜形者,寿考之征。(修长黑色有神。)气实形实,气虚形虚。形盛脉细,气难布息,已濒于危。形瘦脉大,胸中多气,可断其死。肥人中风,形浓气虚;痰壅气塞,火冲暴厥。瘦人阴虚,血液衰少;相火易亢,故多劳嗽。病患形脱,气盛者死。(正虚则形脱,邪实则气盛。)

    形体充大,皮肤宽缓,定臻耄耋;形体充大,皮肤紧急,当为夭折。形盛气虚,气盛形虚,形涩脉滑,形大脉小,形小脉大,形长脉短,形短脉长,形滑脉涩,肥人脉细,羸人脉躁,俱为凶候。(言反常也。)

    血实气虚,则体易肥;气实血虚,则体易瘦。肥者能寒,(能读耐。)瘦者能热。美髯及胸,阳明有余;髯少而短,阳明不足。坐垂一脚,因有腰痛。行迟者痹,或表素强,或腰脚痛,或有麻木,渐成风疾。

    里实护腹,如怀卵物,心痛之证。持脉而欠,知其无病。(经云,阳引而上,阴引而下,则欠。阴阳相引,故云无病,病亦即愈。)息摇肩者,心中坚急。息引胸中,上气者咳。息而张口,必乃短气,肺痿吐沫。掌寒腹寒,掌热阴虚。诊时病人,叉手扪心,闭目不言,心虚怔忡。仓廪不藏,门户不要。水泉不止,膀胱不藏。头倾视深,精神将夺。背曲肩随,府将坏矣。腰难转摇,肾将惫矣。膝为筋府,屈伸不能,行则偻俯,筋将惫矣。骨为髓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眼胞十指,肿必久咳。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戴思恭
  • 《汤头歌诀》(公元 1694 年? )清.汪昂(讱庵)着。一卷。按照《医方集解》分门,把方剂的组成主治等编成歌诀,以便记诵运用。

    作者:
  • (公元 1298 年)元.王好古(进之、海藏)撰。三卷。依据《内经》有关药理的论述,以及张洁古《珍珠囊》和李杲《 药类法象》、《用药心法》等,对于药物的气味阴阳、升降浮沉、君臣佐使 等分析较为深入。

    作者:
    王好古
  • 作者:
    龚居中
  • 作者:
    李子毅、
  • 作者:
    闵纯玺
  • 作者:
    张曜孙
  •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