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保婴撮要》 大便不通

    作者: 薛铠

    《婴童百问》云∶小儿大便不通,乃胃与大肠有热,以致秘结不通,用清凉饮之类。若饮食夹惊,及积滞而不通者,用大连翘饮之类。惊风积热而不通者,用掩脐法。此皆治实热之例也,余尝治之。因乳母或儿膏粱积热,及六淫七情、郁火,传儿为患者,用清邪解郁之剂。

    禀赋怯弱,早近色欲,大便难而小便牵痛者,用滋补肺肾之剂。《褚氏遗书》云∶男子精未满而御女,以通其精,则四体有不满之处,异日有难状之疾。老人阴已痿而思色,以降其精,则精不出而内败,精已耗而复竭之,则大小便牵痛如淋。今童子即有此患,益见今人所禀,与古人大径庭矣。人之血气浓薄既殊,而医之用药疗法,又岂可泥执古方,而无加减之变乎?

    治验一小儿食膏粱之味,大便不通,饮冷发热,用清凉饮加大黄而通。后饮食停滞,腹痛大便不通,用保和丸而痛止,再煎槟榔汤送保和丸,一服而便通。

    一小儿食粽停滞,大便不通,痛不可忍,手足发搐,用大柴胡汤,调酒曲末一钱,下滞秽甚多,作呕不食,用五味异功散加柴胡、升麻而愈。

    一小儿大便不通,审乳母饮食浓味所致,用清胃饮以治母热,儿间饮以一二匙而愈。后乳母感寒腹痛,食姜酒之物,儿大便秘结,兼便血,仍用清胃散,每日数匙而愈。

    一小儿因乳母暴怒,大便不通,儿亦患之,兼用加味小柴胡汤,儿先用保和丸二服,后用五味异功散加升麻、柴胡,儿日饮数匙并愈。

    大柴胡汤(方见痉症)

    神芎丸(方见惊风)

    六味丸(方见肾脏)

    清胃散(方见内钓)

更多中医书籍
  • 《女科经论》(公元 1689 年)清.萧埙(赓六)着。八卷。分为月经、胎前、产后、崩淋、带下、杂病等门,辨别虚实寒热,详论治法。

    作者:
  • 作者:
    陈念祖
  • 作者:
    王肯堂
  • 作者:
  • 作者:
    未知
  • (公元前五世纪? )原题战国时秦越人撰。共有 81 个问答。系采摘《内经》的精要,设为问答,解释疑难。

    作者:
  • 作者:
  •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