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滑石(六两) 甘草(一两)
暑月身热烦渴,水溺不利,主此方者,滑石性寒而淡,寒能清热,淡则利水,少佐甘草者,恐石性过寒,用以和中尔。散名六一,非因方中铢两起见,盖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义,故河间又名天水散。本方加朱砂五钱,名益元散,加薄荷名鸡苏散,加青黛名碧玉散,治同。本方加红曲五钱,饭丸名清六丸,治赤痢。加干姜名温六丸,治白痢。本方加生柏叶、生藕节、生车前名三生益元饮。本方以吴茱萸代甘草,治湿热吞酸,名茱萸六一散。
以黄 代滑石,治盗汗消渴,名黄 六一散。以生石膏代滑石,名玉泉散,治阳明内热,烦渴头痛。
《医学正传》(公元 1515 年)明.虞抟(天民)着。八卷。分门论证,以朱震亨的学说为主,参以张仲景、孙思邈、李杲之说,并结合抒发己见。
(公元 1764 年)清.徐大桩(灵胎、洄溪)着。二卷。分为“经络脏腑”“脉”“病”“方药”“治法”“书论”“古今”七门,论医学的源流利弊,议论通达。但有时也不免矫枉过正。
(公元 1565 年)明.楼英(全善)着。四十卷。包括总论,脏腑疾病、伤寒、妇人、小儿、运气等,记载病证治法,方药,对于金元医家的学说收载较多。
滑石(六两) 甘草(一两)
暑月身热烦渴,水溺不利,主此方者,滑石性寒而淡,寒能清热,淡则利水,少佐甘草者,恐石性过寒,用以和中尔。散名六一,非因方中铢两起见,盖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义,故河间又名天水散。本方加朱砂五钱,名益元散,加薄荷名鸡苏散,加青黛名碧玉散,治同。本方加红曲五钱,饭丸名清六丸,治赤痢。加干姜名温六丸,治白痢。本方加生柏叶、生藕节、生车前名三生益元饮。本方以吴茱萸代甘草,治湿热吞酸,名茱萸六一散。
以黄 代滑石,治盗汗消渴,名黄 六一散。以生石膏代滑石,名玉泉散,治阳明内热,烦渴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