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泌尿外科学》 六、尿失禁

    膀胱内尿液不能控制而自行流出,称为尿失禁。可分为以两类:

    (一)真性尿失禁

    1. 主动性真性尿失禁

    是指由于逼尿肌之强直性收缩致使尿液随时克服括约肌之管制而滴出,膀胱经常处于排空状态。其原因有严重的膀胱炎、结核性膀胱炎、某些神经病所致膀胱痉挛如多发性硬化症(Multipe Sclerosis)以及婴幼儿之遗尿等。

    2.被动性真性尿失禁

    是指由于括约肌的破坏或瘫痪或异常瘘道之形成,致尿液经常滴出。原因有子宫脱垂、膀胱颈之动度过大、产后尿道括约肌损伤、过度的尿道扩张、前列腺摘除术后、脐尿管瘘、输尿管异位开口等。经产妇的压力性尿失禁也多属此类。

    (二)假性尿失禁

    指膀胱经常处于充盈状态,而致尿液不断滴出,亦称为充盈性尿失禁。其括约肌本身并无损伤,其原因是尿梗阻,如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神经障碍或损伤如脊髓痨、膀胱瘫痪及脊髓损伤早期的脊髓休克阶段。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高鼓峰
  • (公元 1742 年)清.吴谦(六吉)等编。九十卷。包括《订正伤寒论注》、《订正金匮要略注》、《删补名医方论》及“四诊”、“运气”、“伤寒”、“杂病”、“妇科”、“幼科”、 “痘疹”、“种痘“、“外科”、“刺灸”、“眼科”、“正骨”等心法要诀。各分子目,有图说方论,此较简明易学。

    作者:
    吴谦
  • 作者:
    日本、丹波康赖
  • 作者:
    叶桂述 吴金寿校
  • 作者:
    王泰林
  • 作者:
    王清源
  • 作者:
    吴昆
  • 作者:
    费伯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