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指四肢的内、外侧赤肉与白肉交界处,其中在上肢部屈侧(手掌侧)为阴面,皮色较白,所以叫“白肉际”;伸侧(手背侧)为阳面,皮色较深,所以叫“赤肉际”。在下股部,内侧为阴面,即“白肉际”;外侧及后侧为阳面,即“赤肉际”。
《医贯》(公元 1687 年)明.赵献可(养葵)着。六卷。发明《薛立斋医案》之说,以命门真火、真水为主,以六味丸、八味丸二方通治各病。在理论上有些偏激,清.徐大桩怍《医贯贬》予以批评。
指四肢的内、外侧赤肉与白肉交界处,其中在上肢部屈侧(手掌侧)为阴面,皮色较白,所以叫“白肉际”;伸侧(手背侧)为阳面,皮色较深,所以叫“赤肉际”。在下股部,内侧为阴面,即“白肉际”;外侧及后侧为阳面,即“赤肉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