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味苦甘平,性微温无毒,入小肠膀胱二经。散入表风邪,利周身即痛,排巨阳腐肉之疽,除新旧风湿之证,紫色而节密者为羌活。
按∶羌活气清属阳,善行气分,舒而不敛,升而能沉,雄而善散,可发表邪,故入手太阳小肠,足太阳膀胱,以理游风。其功用与独活虽若不同,实互相表里,用者审之。
雷公云∶采得后细锉,拌淫羊藿,蒸二日后,曝干去淫羊藿用,免烦人心。
(公元 1150 年)宋.刘昉(方明)着。四十卷。论病源形色、初生病及小儿各科疾病,分为 40 门,每门又各分子目。
《幼幼集成》(公元 1750 年)清.陈复正(飞霞)着。六卷。辨惊风及对小儿勿滥用寒凉,以免伤败脾胃等,均有较好见解。阐述小儿病的病因治疗比较详备。
味苦甘平,性微温无毒,入小肠膀胱二经。散入表风邪,利周身即痛,排巨阳腐肉之疽,除新旧风湿之证,紫色而节密者为羌活。
按∶羌活气清属阳,善行气分,舒而不敛,升而能沉,雄而善散,可发表邪,故入手太阳小肠,足太阳膀胱,以理游风。其功用与独活虽若不同,实互相表里,用者审之。
雷公云∶采得后细锉,拌淫羊藿,蒸二日后,曝干去淫羊藿用,免烦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