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味甘苦,性温无毒,入心肝肾三经。活血气,封填骨髓;滋肾水,补益真阴。伤寒后胫股疼痛,新产后脐腹难禁。利耳目,乌须发,治五劳七伤,能安魂定魄。使忌畏恶,俱同生地,性尤泥滞,姜酒浸用。
按∶熟地黄为补血之剂,而心与肝,藏血生血者也,故能入焉。其色黑,其性沉阴重浊,经必受其益,而劳伤惊悸,并可痊矣。
雷公云∶采得生地黄,去白皮,磁锅上柳木甑蒸之,摊令气歇,拌酒,再蒸,又出令干,勿令犯铜铁,令人肾消,并白发,男损营,女损卫也。
《温热经纬》(公元 1852 年)清.王士雄(孟英)着。五卷。搜集多种温热病著作,以《内经》,张仲景等之说为经,以叶桂(天士)、薛生白、陈平伯、余师愚等之说为纬,辨别温病的伏气、外感、内容丰 富。
(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味甘苦,性温无毒,入心肝肾三经。活血气,封填骨髓;滋肾水,补益真阴。伤寒后胫股疼痛,新产后脐腹难禁。利耳目,乌须发,治五劳七伤,能安魂定魄。使忌畏恶,俱同生地,性尤泥滞,姜酒浸用。
按∶熟地黄为补血之剂,而心与肝,藏血生血者也,故能入焉。其色黑,其性沉阴重浊,经必受其益,而劳伤惊悸,并可痊矣。
雷公云∶采得生地黄,去白皮,磁锅上柳木甑蒸之,摊令气歇,拌酒,再蒸,又出令干,勿令犯铜铁,令人肾消,并白发,男损营,女损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