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类证治裁》 诸气脉案

    作者: 林佩琴

    本 头眩口苦,胆气泄也。胁痛入脘,肝气逆也。便不通爽,腑气结也。清胆热,降肝逆,以和腑气。

    用嫩桑叶、粉丹皮、生枣仁以泻少阳,枳壳、金橘皮、降香末以治厥阴,苏梗、郁李仁、谷芽以和阳明,白芍、木瓜缓中泻木为统治。服效。

    张氏 气攻胸脘胀痛,身热口干便秘,寸脉浮长,关小数,此肺脾郁久化热,致津液不行,故便燥而艰也。用苦降法,枇杷叶、郁金汁、枳壳、杏仁、百合、麦冬、蒌霜、郁李仁、生蜜冲入。数服而平。

    陈氏 气阻胸膈引背,食入胀痛,脐上瘕聚有形,脉来虚缓,胃逆不降少纳,五旬余得此,惧延中膈。

    宜缓攻,姑与辛通。制半夏、杏仁、陈皮、草蔻(煨研)、枳壳、砂仁壳、淡姜渣、延胡(酒炒),韭白捣汁冲。四服而病若失。

    龚氏 食入脘胀,微渴,便苦燥,腑气阻,津液不行。胃病治肝,误用牡蛎、赭石敛镇,兼乌药、香附辛温,痞聚更增,下壅益甚,脉沉而 。药忌温涩劫液阻隧,主辛滑通润,于腑病为宜。当归、杏仁、郁李仁、蒌仁(俱研)、橘白、苏梗、枳壳、淡苁蓉,韭白汁冲。数服愈。

    本 久嗽气促,中夜必起坐,是亥子阳升,丹田不纳。今长夏每食必脐下气冲,涌吐无余。更由劳动阴火,扰胃劫痰,直上冲咽。先予降逆,苏子、橘红、枳壳、栝蒌、杏仁、降香、贝母,一啜吐止。议镇冲脉,青铅、坎、牛膝、山药、五味、熟地炭、茯神。三服气定嗽减。

    张 运息强通督任,致动冲气,从阴股内廉入阴囊,抵关元,直上挟脐,升至中脘,气即停泊,偏绕右膈,冲咽欲呃。此震伤冲任经气,由丹田交会,入脘作呃。《灵枢》亦谓冲任并起胞中,为经络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会于咽喉也。此气升逆,神不自持,恍惚无寐,自汗神烦,身左虚堕,良由精血失涵,任乏担承,冲惯升逆,不呕不胀,无关脏腑,一切补脏通腑,奚由入络,拟镇养奇经。诊脉左右动数,仍防喘热耳。牛膝、萸肉(俱酒炒炭)、当归须(酒拌,各一钱)、熟地炭、龟甲心(炙)、杞子(焙。各二钱)、茯神、降香末(各三钱)、桂心(三分,隔水煨冲)。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 作者:
    叶霖
  • 作者:
    郭士遂
  • 作者:
    陈士铎
  •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创建活动自2003年开展以来,各地积极开展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为指导各级卫生、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一步深入开展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我局对各示范区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规律性经验和规范性做法进行提炼、整理,起草制定了《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指南(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在工作中参考使用。在试行过程中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反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

    联 系 人:严华国 吴 迪

    联系电话:010-65914966 65930672(传真)

    二○○九年八月五日

    作者:
  • 作者:
  • (约着成于东汉时代以前)。

    三卷。原言已佚,散见《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今有清.孙星衍等辑本若干种。 本书收药物 365 种,分为上、中、下三品,是后汉以前药物学的总结。

    学术价值:

    文献价值:我国现存最早之药学著作。

    理论价值:初步奠定了药学理论之基础。

    实用价值:记载之药物,大多朴实有验,历用不衰。

    作者:
  • 作者:
    徐大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