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清热利水石见穿

    洪文旭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石见穿又名石大川、月下红、乌沙草,为唇形科植物紫参的全草。有清热利湿作用。说起此名的来由,相传有一采药老人,一天进深山采药,劳累时便坐在上大青石上休息,他发现石头上有许多小坑,星星点点,抬头一看,崖边长着一棵小草,枝叶茂盛,他思忖这是由于下雨时,小草上的雨水滴在石上,天长日久形成的。于是便采了小草为人治病。经过多次观察,用于治疗腹胀、水肿效果很好,故而命名“石见穿”,寓意服药后犹如“水滴石穿”一般。本药又名紫参,李时珍云:“古方所用牡蒙,多是紫参也。现代研究:全草含α-乳酸、齐墩果酸、β-谷甾醇及乌苏酸。药理证实有消炎、强心、利尿,退黄、降低谷-丙转氨酶,抑制S-180瘤株生长,调节免疫功能的活性,临床用于治疗急慢性肝炎或肝损伤、妇女带下。

    石见穿最早载于《本经》,历代本草均有论述。《本草图经》云:“今河中、晋、解、齐及淮、蜀州郡皆有之。苗长一、二尺,茎青而细。其叶青,似槐叶,亦有似羊蹄者。五月开花白色,似葱花,亦有红紫而似水荭者。根淡紫黑色,如地黄状,肉红白色,肉浅而皮深。三月采根,火炙紫色。”《名医别录》云:“疗肠胃大热,唾血衄血,肠中聚血,痈肿诸疮,止渴益精。”《新修本草》云:“治金疮,破血,生肌肉,止痛,赤白痢,补虚益气,除脚肿,发阴疡。”其性味苦、辛,平。功能清热解毒,利湿散结。主治疮痈肿痛,瘰疬痰核,湿热黄疸,赤白带下,咳喘痰多,噎膈反胃。

    简易疗法如下:

    1.急慢性肝炎

    石见穿60克,糯稻根30克,水煎2次,加红糖15克,日服2次。

    2.泌尿系结石

    石见穿40克,金钱草60克,石韦10克,鸡内金15克,水煎服。有溶石排石作用。

    3.赤白带下

    石见穿60克,鸡冠花15克,日1剂煎服,连服5~7天。

    4.疮疡痈肿

    石见穿30克,蒲公英15克,紫花地丁15克,水煎服。

    5.瘰疬痰核

    石见穿20克,浙贝母12克,生牡蛎15克,蜈蚣1条,水煎服。

    6.噎膈反胃

    石见穿15克,白花蛇舌草15克,急性子3克,水煎服。

更多中药材
  • 芙蓉是一个寓意十分古典雅致的词汇,常常在女性的名字中见到,寓意美好,那么木芙蓉叶你知道吗?木芙蓉叶多卷缩,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圆状心形,3~7浅裂,裂片三角形,上表面暗黄绿色,下表面灰绿色,叶脉7~11条,两面突起,气微,味微辛,含黄酮甙......
  • 众多的花草可能表面看起来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只适合插在花瓶上供人观赏,然而随着知识社会的进一步深入,技术的发展,花草内部的元素很多时候也被当成是一种药剂,木芙蓉叶,是一种干燥叶片,有叶柄,粗约0.3厘米,黄褐色;叶片大形,常折叠,叶面灰绿色......
  • 人们嗜爱于世间之物给予我们的优待,虽然这些优待是天生的,但如若我们不加处理直接享用,有时却会出现暴殄天物的错误,蛇胆,是蛇体内贮存胆汁的胆囊,蛇胆性凉,味苦微甘;具有祛风除湿、清凉明目、解毒去痱的功效;可调补人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
  • 乌蛇胆,是乌蛇体内贮存胆汁的胆囊。所有的蛇胆都可入药,特别是金环蛇、银环蛇、眼镜蛇、眼镜王蛇、五步蛇、蝮蛇的胆,更是入药的宝贵原料。那么,乌蛇胆的功效与作用具体有哪些呢?01祛风除湿、清凉明目乌蛇胆性凉,味苦微甘;具有祛风除湿、清凉明目、解......
  • 青葙这个名字不为人所熟悉,大多数并不知道它就是野鸡冠花、狗尾花。青葙子为苋科植物青箱的干燥成熟种子,能清热泻火,明目退翳。 那么,青葙子的功效与作用具体有哪些呢?01治头痛青葙子可用于治疗风热头痛、血压偏高等,可与夏枯草、菊花、桑叶等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