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类经》 十三、疾病(下)

    作者: 张介宾

    风者百病之始也。

    (见脉色类三十二。)

    风者百病之始也。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从风憎风。病大风,骨节重,须眉堕,名曰大风。

    疠风。偏枯。痱之为病。智乱不甚,其言微知,可治,甚则不能言,不可治也。风痉,身反折。

    (针刺三十六。)

    贼风邪气乘虚伤人。

    (运气三十六。)

    阳受风气,阴受湿气。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

    (疾病十三。)

    邪风之至,疾如风雨。

    (论治八。)

    风成为寒热,久风为飧泄,脉风成为疠。

    (疾病类七十七。)

    病在阳者命曰风,病在阴者命曰痹,阴阳俱病命曰风痹。风寒伤形。

    (针刺三十一。)

    人一呼脉三动,一吸脉三动而躁,尺不热脉滑曰病风。

    (脉色三。)

    脉大血少者,脉有风气。

    (疾病二十一。)

    脉滑曰风。

    (脉色十六。)

    来徐去疾,上虚下实,为恶风也。故中恶风者,阳受气也。

    (脉色二十一。)

    二阳之病发心脾,其传为风消。

    (疾病六。)

    面肿曰风。

    (疾病五十九。)

    正邪者,身形若用力汗出,腠理开,逢虚风,其中人也微,故莫知其情,莫见其形。

    (针刺十三。)

    八风伤人为病。

    (运气三十五。)

更多中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