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素问·奇病论》帝曰∶人生而有病癫疾者,病名曰何?安所得之?岐伯曰∶病名为胎病,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癫疾也。
此言初生时即有癫疾,近时所名癫痫者也。忽然暴仆,昏不知人,手足抽掣,少顷痰涌而吐,吐出痰涎,则渐苏。此在胎时,母受大惊而动肝风,儿禀其气,与精气并居,如油入面矣。每遇风气动,则鼓其痰涎,上蒙心窍,即神昏暴仆,风动而手足抽掣也。因其气闭不通而作猪羊声,故有羊癫、猪癫之名。其病得之胎元,故难治也。
(公元 1150 年)宋.刘昉(方明)着。四十卷。论病源形色、初生病及小儿各科疾病,分为 40 门,每门又各分子目。
《幼幼集成》(公元 1750 年)清.陈复正(飞霞)着。六卷。辨惊风及对小儿勿滥用寒凉,以免伤败脾胃等,均有较好见解。阐述小儿病的病因治疗比较详备。
《素问·奇病论》帝曰∶人生而有病癫疾者,病名曰何?安所得之?岐伯曰∶病名为胎病,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癫疾也。
此言初生时即有癫疾,近时所名癫痫者也。忽然暴仆,昏不知人,手足抽掣,少顷痰涌而吐,吐出痰涎,则渐苏。此在胎时,母受大惊而动肝风,儿禀其气,与精气并居,如油入面矣。每遇风气动,则鼓其痰涎,上蒙心窍,即神昏暴仆,风动而手足抽掣也。因其气闭不通而作猪羊声,故有羊癫、猪癫之名。其病得之胎元,故难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