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临床营养学》 14.4 病理

    口、舌、食道、胃、肠及阴道的膜都呈现与皮肤相类似的改变,可见萎缩、发炎以及小溃疡。最典型的改变见于肠,可有无数的小溃疡,上面覆盖着纤维蛋白,肠粘膜下有小脓肿,粘液腺呈现囊状扩张。肝可呈现门静脉周围的脂肪变性,中枢神经系统也可有斑状非特异性变性。有一些组织,例如肌肉和受损的皮肤,其中NAD和NADP含量下降。正常胃的泌酸细胞含有大量的吡啶核苷酸,在癞皮病患者中含量降低,故出现胃酸缺乏。脑中5-羟色胺的减少,故出现精神的改变,最明显的为忧郁的表现。5-羟色胺是由色氨想不到答成而来,癞皮病患者主要是缺乏尼克酸和色氨酸。有报告说明癞皮病患者血小板中5-羟色胺含量减少,尿中5-羟色吲哚乙酸排出量出降低。

更多中医书籍
  • 本书是河南省杞县解放前的名医翟竹亭先生的遗著,曾于一九六三年由开封专署卫生局以石印本问世,此由开封医学专科学校张茂珍等在石印本的基础上整理而成。全书凡十七门,二百三十七案。各门有总论,说明病源同异;每病有医案,辨证论治,方法简便。重以温疫险恶证案,内外妇幼各科杂证兼备,所论简而要,治方奇而效。最可嘉者,即治而不效、失败的误诊教训,亦详为记载。可供临床医师参考运用。

    作者:
  • 作者:
    顾德华
  • 作者:
    赵献可
  • 作者:
    韩懋
  •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作者:
  • (包括《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二书)(公元前 722 ~前 221 年? )共十八卷。

    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是春秋战国前医疗经验和理论知识的总结。

    作者:
  • (包括《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二书)(公元前 722 ~前 221 年? )共十八卷。

    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是春秋战国前医疗经验和理论知识的总结。

    作者:
  • 作者:
    张志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