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临床生物化学》 五、肝癌的生化诊断

    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标志见表10-20。

    表10-20 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标志

    诊断标志来源和性质临床意义甲胎蛋白(AFP)胎肝、卵黄囊、肝癌细胞,为癌胎儿性蛋白肝细胞癌、卵黄囊肿瘤、肝硬化、慢肝时增高AFP异质体因AFP糖链不同,对凝集素亲和力不同,而形成异质体,原发性肝癌AFP异质体上有较多岩藻糖与扁豆素(LCA)有较大亲和力诊断原发性肝癌及鉴别原发性肝癌与胚胎性肿瘤,还可检测小肝癌及AFP阴性的肝细胞癌异常凝血酶原(DCP、γ-脱羧凝血酶原前体)肝脏合成的凝血酶原前体,因肝癌时丧失羧化酶基因表达而使上述前体不能羧化而形成异常凝血酶原诊断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与AFP联合检测可提高肝癌检出率γ-谷氨酰转肽酶同工酶(γ-GT)在γ-GT中有三种同工酶(γ-GTⅠ,Ⅱ,Ⅲ)与肿瘤有关,Ⅰ即γ-GTⅡ,肝癌时该酶基因脱抑制,导致富含唾液酸的γ-GT产生,电泳时即γ-GTⅡ增加诊断肝癌岩藻糖苷酶(AFU)AFU属溶酶体酸性水解酶类,参与含岩藻糖苷的糖蛋白、糖脂的降解、代谢,肿瘤组织中岩藻糖转换率增加,AFU活性增高原发性肝癌诊断标志,与AFP联合检测可提高肝癌检出率

    续表

    诊断标志来源和性质临床意义α-抗胰蛋白酶(AAT)及其异质体AAT存在于肝细胞中,其异质体中LCA亲合性AAT在肝癌时比例明显升高AAT-LCA结合型与AFP联合检测有助于原发性肝癌诊断5-核苷磷酸二酯酶同工酶Ⅴ(5-NPD-Ⅴ)5-NPD-Ⅴ在肝癌时出现,为肝癌特异区带可能有助于肝癌诊断

    应当指出:上述肝癌诊断标志虽具有一定的特异性、敏感性,但有的还难以鉴别原发性肝癌与转移性肝癌。因此,进行几种肝癌诊断标志物的联合检测,可以互补而提高原发性肝癌诊断的阳性率,减少假阳性及假阴性的发生,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更多中医书籍
  •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作者:
  • 《圣济总录》(公元 1117 年)宋.太医院编。二百卷。分 66 门,每门又分若干病证,阐述病因病理,详述治法方药,是北宋时期搜方较多的医学全书。

    作者:
  • 作者:
    孙一奎
  • 作者:
  • 作者:
    未知
  • 作者:
  • 作者:
  • 《审视瑶函》(公元 1644 年)明.付仁宇(允科)[傅仁宇]着。六卷,首一卷。 先总论,次方论。论述 108 证及其治法方剂,并述眼科手术方法,附有医案、图说、歌括。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