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临床生物化学》 二、无机元素存在形式及测定方法分类

    (一)测定方法分类

    体液或组织中无机盐的测定一般可用以下几类方法进行。

    ⒈原子吸收分光亮度法 测定Ca、Fe、Cu、Zn、Mg、P、Pb、Cd、Hg、Al和As可采用原子分光亮度法。以组织块为标本的检测更为适用。

    ⒉火焰亮度法 测定Na、K、Ca、Li、Cs和Zn可采用火焰亮度法。该方法属于经典的标准参考法,优点是结果准确可靠。国内检测Na、K的火焰亮度计种类较多。

    ⒊吸光亮度法 测定Ca、Fe、Cu、Mg、Zn和P可采用一般的比色分析法,此方法广为临床采用。

    ⒋螯合滴定法 测定Ca、Mg和Cl可采用特定的螯合剂滴定法进行,滴定过程中易受多种因素影响,难以得到准确的结果,属于淘汰之列。

    ⒌离子选择电极(iron selective electrode,ISE)法ISE法可用于Na、K、Cl、Ca、Li和H的测定,结果准确可靠,目前临床多采用ISE法。

    ⒍离子色谱法 离子色谱法需特殊条件,可用于Na、K、Cl、Br和F的测定。临床应用很少。

    ⒎电量滴定法 Cl、Fe也可采用电量滴定法,非医学方面应用较多。

    (二)无机元素在体内存在形式

    ⒈Na、K和Cl 在体液及组织中,Na、K和Cl几乎全以离子形式存在。

    ⒉Ca和Mg 在体液中Ca和Mg约有一半与蛋白质结合,另一半以离子形式存在。

    ⒊Fe和Cu 体液中Fe与Cu几乎全部与蛋白质结合。

    在体内以离子形式存在的状态下,可直接采用火焰光度法或离子选择电极法。与蛋白质结合状态的无机元素,为了精确测定,尚需考虑除去蛋白质再进行定量。故Ca、Mg、Fe和Cu等金属元素在严格控制蛋白质干扰的条件下,才能用直接法进行测定。

更多中医书籍
  • 《女科经论》(公元 1689 年)清.萧埙(赓六)着。八卷。分为月经、胎前、产后、崩淋、带下、杂病等门,辨别虚实寒热,详论治法。

    作者:
  • 作者:
    陈念祖
  • 作者:
    王肯堂
  • 作者:
  • 作者:
    未知
  • (公元前五世纪? )原题战国时秦越人撰。共有 81 个问答。系采摘《内经》的精要,设为问答,解释疑难。

    作者:
  • 作者:
  •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