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伤寒贯珠集》(公元 1729 年)清.尤怡(在泾)着。八卷。根据病证治法的不同,把《伤寒论》条文重编为正治法、权变法、斡旋法、救逆法、类病法、明辨法、杂治法等类。
(公元 1665 年)清.祁坤(广生)着。四卷。首论痈疽的脉、因、症、治、次依人体的不同部位分述各种外科疾患的辨证处方。扩充了外科的治疗范围,丰富了外科的治疗方法。
(一)概述
此疾即为炎性乳头状增生,常发生于口腔卫生差及有修复不良的托牙患者,以腭部发病最多见,因而有称之为腭部乳头状瘤病。
病变组织学上为多数乳头状突起组成。乳头的中心为结缔组织,表面为复层鳞状上皮覆盖。上皮呈不全角化或全角化,几乎不出现上皮不典型增生。多数病例可出现假上皮瘤性增生,但是多数观点认为腭部乳头状瘤病无真性上皮不典型增生及癌变。结缔组织内几乎总是存在较重度的炎性细胞浸润。腭部小涎腺常有慢性炎症及导管上皮鳞状化生。
病变常为多发性乳头状增生、红色。通常发生于腭部,亦见于颊部与牙槽粘膜。单个乳头的直径为2~4mm,受累的部位常有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发生溃疡的较少。
(二)手术治疗
激光治疗前应改善口腔卫生及去除不良修复的托牙。激光选用汽体型的CO2激光。由于CO2激光的光波为10.6μm,对组织损伤较轻,并可作口腔内的组织调整,以去除增生过度的组织。常用功率15~20W。
麻醉:腭部乳头状瘤可行腭神经阻滞麻醉。颊部及牙槽部的乳头状增生行粘膜下浸润麻醉或牙槽神经阻滞麻醉。
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并嘱患者把口张大,用CO2激光(聚焦)直接汽化增生的乳头状瘤,连续输出或间断输出激光,视乳头状增生的程度调整输出功率。临床上乳头状增生以多发常见,按同法汽化或炭化。较大的乳头状增生用切割方法。光刀于基部切除,不易切除的进行汽化或微小乳头状增生炭化。极微小乳头状增生灶应逐个汽化或炭化,注意术中的均匀性,不要将正常组织汽化或形成弹坑样。术毕,术面上软膏或眼膏保护、消炎及支持治疗7~10天。术后还可进行He-Ne激光照射治疗,每日一次,每次15~20分钟,15天一疗程。弱激光照射治疗中可撤出抗生素,加大VCB1及B2,口服治疗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