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治痈坚如石,核复大,色不变,或作石痈,治之炼石散方。
鹿角(八两一作白灰) 白蔹(三两) 粗理黄石(一斤,酢五升先烧石令赤内酢中复烧内之酢尽半止)
上三味,捣筛作细末,以余醋拌和如泥,浓涂之,干即涂,取消止,尽更合。诸漏瘰疠,其
又方
单磨鹿角、半夏涂,不如上方佳也(《外台》卷二十四)
治若发肿至坚,而有根者,名曰石痈也方。
灸肿三百壮,当石子破碎出,如不出,益壮,乃出。其痈疽、石痈、结筋、瘰疠,皆不可针角,针角杀人。(《外台》卷二十四)
又痈未溃方
草末和鸡子白,涂纸令浓,粘贴,燥复易,得痛自瘥。(《肘后方》卷五)
疔毒为疮,肉中突起如鱼眼状,赤黑 痛,是寒毒之结,变作此疾,始作服汤,及如治丹法便瘥。(《外台》卷三十)
治毒瓦斯攻疰足胫,久疮不瘥方。
白术为细末,盐浆水洗疮干贴,二日一换,可以负重涉险,凶年与老小休粮人不能别之,谓之米脯。(《证类本草》卷六)
治脚痛方。
以水蓼煮汤,令温热得所,频频淋洗疮,干自安。(《证类本草》卷十一)
(公元 1770 年)清.魏之琇(玉璜)编。原六十卷。经王孟英新增重编为三十六卷。 分 345 门,集录清以前历代名医的验案,包括临床各科,尤以温热病更突出。某些病案有王孟英按语。
《血证论》(公元 1885 年)清.唐宗海(容川)着。八卷。阐述气血关系,血证的病机及其疗法,极有心得。
治痈坚如石,核复大,色不变,或作石痈,治之炼石散方。
鹿角(八两一作白灰) 白蔹(三两) 粗理黄石(一斤,酢五升先烧石令赤内酢中复烧内之酢尽半止)
上三味,捣筛作细末,以余醋拌和如泥,浓涂之,干即涂,取消止,尽更合。诸漏瘰疠,其
又方
单磨鹿角、半夏涂,不如上方佳也(《外台》卷二十四)
治若发肿至坚,而有根者,名曰石痈也方。
灸肿三百壮,当石子破碎出,如不出,益壮,乃出。其痈疽、石痈、结筋、瘰疠,皆不可针角,针角杀人。(《外台》卷二十四)
又痈未溃方
草末和鸡子白,涂纸令浓,粘贴,燥复易,得痛自瘥。(《肘后方》卷五)
疔毒为疮,肉中突起如鱼眼状,赤黑 痛,是寒毒之结,变作此疾,始作服汤,及如治丹法便瘥。(《外台》卷三十)
治毒瓦斯攻疰足胫,久疮不瘥方。
白术为细末,盐浆水洗疮干贴,二日一换,可以负重涉险,凶年与老小休粮人不能别之,谓之米脯。(《证类本草》卷六)
治脚痛方。
以水蓼煮汤,令温热得所,频频淋洗疮,干自安。(《证类本草》卷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