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查古籍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公元 1359 年)元.滑寿(伯仁)着。一卷。以浮、沉、迟、数、滑、涩六脉为纲,论述脉象及辨脉之法,甚有心得。
治产后中风发热。面正赤。喘而头痛者。此汤主之。
竹叶(一把。)葛根(三两。)防风桔梗桂枝人参甘草(各一两。)附子(一枚。
右十味。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半。分温三服。温覆使汗出。颈项强。用大附子一枚。
破之歌曰喘热头疼面正红。(势欲成痉。)一(两)防桔桂草参同。(同用一两。)葛(根)三(两生)加减歌曰颈项强用大附抵。以大易小不同体。呕为气逆更议加。半夏半升七次洗。
程云来云。证中未至背反张。而发热面赤头痛。亦风痉之渐。故用竹叶主风痉。防风治内痉。葛根疗刚痉。桂枝治柔痉。生姜散风邪。桔梗除风痹。辛以散之之剂也。又佐人参生液以养筋。附子补火以致水。合之甘草以和诸药。大枣以助十二经。同诸风剂。则发中有补。为产后中风之大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