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黑色鳞毛蕨

    《全国中草药汇编》:黑色鳞毛蕨拼音注音Hēi Sè Lín Máo Jué别名

    山鸡尾草

    来源

    蕨类鳞毛蕨科黑色鳞毛蕨Dryopteris fuscipes C. Chr.,以根状茎入药。

    生境分布

    安徽、江苏、湖北、四川、贵州、云南。

    功能主治

    主治毒疮溃烂久不收口。

    用法用量

    根状茎加白糖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本草》:黑色鳞毛蕨拼音注音Hēi Sè Lín Máo Jué别名

    小叶山鸡尾巴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黑足鳞毛蕨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ryopteris fuscipes C.Chr.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除去叶及杂质,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疏林下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地。

    原形态

    植株高50-90cm。根茎直立或斜升,密被褐棕色或黑褐色、披针形鳞片。叶簇生;叶柄长20-40cm,基部常为褐色,上部为浅棕禾秆色,向上至叶轴疏被深褐色、披针形至钻形小鳞片;叶片纸质,卵状长圆形,长25-50m,宽15-25cm,先端渐尖并为羽裂,基部不缩狭,沿羽轴下面及中脉疏被棕色、泡状鳞片,二回羽状;羽片10-13对,近平展,有短柄,中部羽片长10-15cm,基部1对略短,宽2.5-4cm,先端长渐尖,小羽状长圆形,先端圆钝,边缘有浅钝齿;侧脉羽状分叉。孢子囊群圆形,背生于小脉中部,在中脉两侧各排成1行;囊群盖圆肾形,膜质,全缘。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生肌敛疮。主目赤肿痛;疮疡溃烂;久不收口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外用,适量,捣烂敷。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拼音注音Bái Xì Xīn别名贝茜花(《中国种子植物分类学》)。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单叶升麻的全草。生境分布生于林下阴处。分布四川、云南、贵州、广西、湖南、湖北、陕西等地。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40~60厘米。根茎长达10厘米......
  • 别名白花茶匙红、白花塔仔草、老虎花、毛绣球防风、白风轮菜、银针七、北风草、灯笼花来源唇形科白蜂窝草属植物白绒草Leucas mollisima Wall.,以全草入药。夏季枝叶茂盛时采收,晒干,或四季随采随用。性味甘、微辛,平。功能主治清肺......
  •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绿叶拼音注音Bái Lǜ Yè别名羊奶果、胡颓子、天青地白、小羊奶果来源胡颓子科白绿叶Elaeagnus viridis Servett. var. delavayi Lecte.,以茎皮、根皮、叶入药。生境分布云南。......
  • 拼音注音Bái Lǜ Yè Guǒ Shí来源药材基源:为胡颓子科植物白绿叶Elaeagnus viridis Serv.var. delavayi Lecte.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aeagnus viridis Serv.va......
  • 拼音注音Bái Dù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酒葡萄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tis labrusca 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根及茎洗净,切片,叶切碎,鲜用或晒干。生境分布此种产于美国东部,美国栽培葡萄品种多出自此种。现我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