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治心胸中有停痰宿水。自吐出水后。心胸间虚。气满不能食。消痰气。令能食茯苓人参白术(各三两。)枳实(二两。)橘皮(二两半。)生姜(四两。)上六味。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八合。分温三服。如人行八九里。通作一服进之。
歌曰中虚不运聚成痰。枳二(两)参苓术各三。姜四橘皮二两半。补虚消满此中探。
男元犀按。人参乃水饮症之大忌。此方反用之。盖因自吐出水后虚气作满。脾弱不运而设也术切
(公元 605 ~ 617 年)隋.杨上善编注。
原三十卷。已残缺,现存国内本为二十三卷。是《黄帝内经》的一种早期传本的注本。
关于本书的成书年代,有人根据卷首原题杨上善的头衔系唐代官职,以及书中个别字避唐讳,因疑杨为唐人,为唐代著作。但此说也有人表示不同 意见。
治心胸中有停痰宿水。自吐出水后。心胸间虚。气满不能食。消痰气。令能食茯苓人参白术(各三两。)枳实(二两。)橘皮(二两半。)生姜(四两。)上六味。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八合。分温三服。如人行八九里。通作一服进之。
歌曰中虚不运聚成痰。枳二(两)参苓术各三。姜四橘皮二两半。补虚消满此中探。
男元犀按。人参乃水饮症之大忌。此方反用之。盖因自吐出水后虚气作满。脾弱不运而设也术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