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治肺痿吐涎沫。
桂枝生姜(各三两。)甘草(三两)大枣(十二枚。)皂荚(一枚。去皮子。
炙焦。)上五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歌曰桂枝去芍本消阴。痰饮挟邪迫肺金。一个皂驱粘腻浊。桂枝运气是良箴。
元犀按。非辛温之品。不能行阳运气。非甘润之品。不能补土生津。君以姜、桂之辛温。
行阳消阴。佐以大枣、甘草之甘润。补阴生液。若夫开壅塞。涤污垢。以净其涎沫者。则皂荚丸
(公元 1150 年)宋.刘昉(方明)着。四十卷。论病源形色、初生病及小儿各科疾病,分为 40 门,每门又各分子目。
《幼幼集成》(公元 1750 年)清.陈复正(飞霞)着。六卷。辨惊风及对小儿勿滥用寒凉,以免伤败脾胃等,均有较好见解。阐述小儿病的病因治疗比较详备。
治肺痿吐涎沫。
桂枝生姜(各三两。)甘草(三两)大枣(十二枚。)皂荚(一枚。去皮子。
炙焦。)上五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歌曰桂枝去芍本消阴。痰饮挟邪迫肺金。一个皂驱粘腻浊。桂枝运气是良箴。
元犀按。非辛温之品。不能行阳运气。非甘润之品。不能补土生津。君以姜、桂之辛温。
行阳消阴。佐以大枣、甘草之甘润。补阴生液。若夫开壅塞。涤污垢。以净其涎沫者。则皂荚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