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阳明病,脉迟者,食难用饱,饱则发烦头眩,小便必难,此欲作谷疸。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
此段见《伤寒·阳明》。阳明燥土,太阴湿土,阳旺土燥则脉数,阴旺土湿则脉迟,阳明病脉迟者,太阴盛而阳明虚也。阳衰湿旺,饮食不甘,故难以致饱,饱则脾不能化,中焦郁满,故心烦而头眩。土湿则木郁,不能疏泄,小便必难,湿无泄路,而谷气陈宿,此欲作谷疸。虽下之,而腹满如故,所以然者,以其脉迟而阴盛故也。
《古今医案按》(公元 1778 年)清.俞震(东扶)着。十卷。选择历代医案加以按语,发挥医案的义理较为深入。
阳明病,脉迟者,食难用饱,饱则发烦头眩,小便必难,此欲作谷疸。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
此段见《伤寒·阳明》。阳明燥土,太阴湿土,阳旺土燥则脉数,阴旺土湿则脉迟,阳明病脉迟者,太阴盛而阳明虚也。阳衰湿旺,饮食不甘,故难以致饱,饱则脾不能化,中焦郁满,故心烦而头眩。土湿则木郁,不能疏泄,小便必难,湿无泄路,而谷气陈宿,此欲作谷疸。虽下之,而腹满如故,所以然者,以其脉迟而阴盛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