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发汗后,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汗亡血中温气,木郁风动,摇荡不宁,则生振悸,轻则枝叶振惕而悸在心下,重则根本撼摇而悸在脐间。若脐下悸生,则奔豚欲作矣。苓桂甘枣汤,茯苓、桂枝,泻癸水而疏乙木,甘草、大枣,补脾精而滋肝血也。
作者:太平惠民和剂局所 朝代:初刊于宋•元丰年间 年份:公元1078年-1085年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公元 1151 年)宋.陈师文等撰。十卷。收集当时医家及民间常用有效方剂,剂型多用丸散,便于服用保存,是当时的配方手册。
发汗后,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汗亡血中温气,木郁风动,摇荡不宁,则生振悸,轻则枝叶振惕而悸在心下,重则根本撼摇而悸在脐间。若脐下悸生,则奔豚欲作矣。苓桂甘枣汤,茯苓、桂枝,泻癸水而疏乙木,甘草、大枣,补脾精而滋肝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