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下血,先血后便,此近血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方在“狐惑”。
下血,先血而后便者,此近血,在大便之下者也。脾土湿陷,肝气抑遏,木郁风动,疏泄失藏,则便近血。赤小豆当归散,小豆利水而燥湿土,当归养血而润风木也。
《卫生宝鉴》(公元 1343 年)元.罗天益(谦甫)着。二十四卷,补遗一卷。内容为“药误永鉴”、“名方类集”、“药类法象“、“医验纪述”。补遗主要论述外感、伤寒等证。
(公元 752 年)唐.王焘著。四十卷。搜集唐以前的许多医药著作,编为 1104 门,载方 6000 有余,是重要的中医著作之一。
下血,先血后便,此近血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方在“狐惑”。
下血,先血而后便者,此近血,在大便之下者也。脾土湿陷,肝气抑遏,木郁风动,疏泄失藏,则便近血。赤小豆当归散,小豆利水而燥湿土,当归养血而润风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