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师曰:病人脉浮者在前,其病在表,浮者在后,其病在里,腰痛背强不能行,必短气而极也。
寸在前主表,尺在后主里,病人脉浮者在前,其病在表,浮者在后,其病在里。表病则腰痛背强不能行,足太阳行身之背,挟脊抵腰而走足也。里病则短气而极,手太阴肺主宗气而行呼吸也。前后俱浮,则表里兼病,肺之脏与太阳之经气逆而不降故也。(此亦切而知之之法)。
《医贯》(公元 1687 年)明.赵献可(养葵)着。六卷。发明《薛立斋医案》之说,以命门真火、真水为主,以六味丸、八味丸二方通治各病。在理论上有些偏激,清.徐大桩怍《医贯贬》予以批评。
师曰:病人脉浮者在前,其病在表,浮者在后,其病在里,腰痛背强不能行,必短气而极也。
寸在前主表,尺在后主里,病人脉浮者在前,其病在表,浮者在后,其病在里。表病则腰痛背强不能行,足太阳行身之背,挟脊抵腰而走足也。里病则短气而极,手太阴肺主宗气而行呼吸也。前后俱浮,则表里兼病,肺之脏与太阳之经气逆而不降故也。(此亦切而知之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