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经络考》 又分寸歌

    作者: 张三锡

    大趾端内侧隐白,节后陷中求大都,太白内侧核骨下,节后一寸公孙呼。商丘内踝微前陷,踝上三寸三阴交,踝上六寸漏谷是,踝上五寸地机朝。膝下内侧阴陵泉(与阳陵泉相对),血海膝膑上内廉,箕门穴在鱼腹取,动脉应手越筋间。冲门期下尺五分(期门,肝经穴,巨阙旁四寸五分。巨阙,任脉穴,脐上六寸五分),府舍期下九寸看,腹结期下六寸入,大横期下五寸半。腹哀期下方二寸,期门肝经穴道现,巨阙之旁四寸五,却连脾穴休胡乱。自此以上食窦穴,天溪胸乡周荣贯,相去寸六无多寡,又上寸六中府换(肺穴),大包腋下有六寸,渊腋腋下三寸半(渊腋,胆经穴,腋下三寸与脾大包穴相连)。

    愚按∶马玄台曰∶中府,肺穴也。周荣、胸乡、天溪、食窦,脾经穴也。期门,肝经穴也。肝经之下有脾经之腹哀、大横、腹结、府舍、冲门诸穴,则中行开四寸五分。三经之穴,上下相连,左右共四十二穴。

    足太阴脾经之图(缺)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罗浮山人
  • 作者:
    汪宏
  • 作者:
    叶天士
  • 作者:
    周扬俊
  • 《温热经纬》(公元 1852 年)清.王士雄(孟英)着。五卷。搜集多种温热病著作,以《内经》,张仲景等之说为经,以叶桂(天士)、薛生白、陈平伯、余师愚等之说为纬,辨别温病的伏气、外感、内容丰 富。

    作者:
  • (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作者:
  • 作者:
    柳宝诒
  • 《温疫论》(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