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经穴汇解》 耳后凡十二穴

    作者: 未知

    耳后之图(图缺)

    颅息(甲乙)一名颅囟.(大全)耳后间青络脉(甲乙)青脉中.(圣济)

    刺入一分.出血多则杀人.(甲乙)禁刺(资生.圣济.入门)

    按入门.聚英.息作囟.大全.宝鉴.为一名.间字盖传写误.在青字上.千金.千金翼.骨.陷中.此说近是.逼耳而取穴也. 脉.翳风.皆同.

    .(甲乙)一名资脉.(甲乙)耳本后.鸡足.青络脉.刺出血如豆汁.(甲乙)青脉中.(圣济)禁灸.(千金)禁刺.(入门)

    按千金.千金翼.无后络二字.外台.无脉字.冈本曰耳后正中.起骨.如鸡拳.足者.陷中.是亦一说.圣济.曰.不宜出血多.即出血如豆汁之意.

    翳风(甲乙)耳后陷中.(素问)按之引耳中.(甲乙)先以铜钱二十文.令患人咬之.寻取穴中.(聚英.引针经.)

    按明堂云.耳后尖角.是与 脉混.医统.吴文炳.大成.从之.入门.作耳珠后.并

    浮白(素问)耳后入发际一寸.(甲乙)

    按千金翼注曰.翳风前.窍阴后.外台曰.下曲颊后.并非.据完骨外.上定浮白.下定完骨.中间取窍阴.

    窍阴(甲乙)一名枕骨.(类经)完骨上.枕骨下.摇动应手.(甲乙)

    按资生.圣济等.作摇动有空.无应手之文.似不可解入门.医统.作摇耳有空.甲乙.摇动言动脉.故曰.应手.金鉴.作耳后高上.枕骨下.非也.与足部窍阴.同名异穴.圣济作首窍阴.

    完骨(素问)耳后入发际四分.(甲乙)旁.完骨.(增注)

更多中医书籍
  • 《冷庐医话》(公元 1897 年)清.陆以湉(定圃)着。五卷。卷一论“医范”“医鉴”“慎疾”“保生”“求医”“诊法”“ 用药”;卷二论古人今人,古书今书;卷三、四、五论病,推究每证的虚实原委,指出医家的利弊。近人从陆氏《冷庐杂识》中摘出其论医语作为补编 。

    作者:
  • 作者:
    凌晓五
  • 作者:
    不详
  • 作者:
  • (公元495 ~ 499 年)南齐、龚庆宣着。五卷。现存最早的外科专书,主要有外伤、痈疽、湿疹、疥癣等。对疔疽引起的脓毒血症的早期治疗,外伤肠出的医护,切口引流的部位以及消毒 手术等方面有独到之处。

    作者:
    龚庆宣
  • 作者:
    张振鉴
  • 作者:
  •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