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因饮食倍常,不能运化,填塞胃气,升降不通,卒然倒仆,目瞑口噤,亦似中风。急宜多灌姜盐汤探吐,吐出痰食自苏。万勿误服祛风药,重伤胃气,毙可立待。右关脉弦缓而浮──胃风。夏月胃风证,乃伤食乘风而感亦此类也。
主方
白术(二钱)陈皮半夏白茯苓浓朴山楂(各钱半)人参木香(磨)砂仁(研,各一钱)甘草(五分)上加姜、枣,水煎。调入香、砂,服。随证加减。
《时方歌括》(公元 1801 年)清.陈念祖(修园)着。二卷。 选择常用方剂 108 首,按性质分为十二类,叙理简明,便于学习。
《时病论》(公元 1882 年)清.雷丰(少逸)着。八卷。阐述四时的“伏气”、“新感”等急性热病,立法清晰,为有关温热病 重要著作之一。
因饮食倍常,不能运化,填塞胃气,升降不通,卒然倒仆,目瞑口噤,亦似中风。急宜多灌姜盐汤探吐,吐出痰食自苏。万勿误服祛风药,重伤胃气,毙可立待。右关脉弦缓而浮──胃风。夏月胃风证,乃伤食乘风而感亦此类也。
主方
白术(二钱)陈皮半夏白茯苓浓朴山楂(各钱半)人参木香(磨)砂仁(研,各一钱)甘草(五分)上加姜、枣,水煎。调入香、砂,服。随证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