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简明医彀》 诸类中风

    经曰∶神伤于思虑则肉脱;意伤于忧愁则肢废;魂伤于悲哀则筋挛;魄伤于喜乐则皮槁;志伤于盛怒则腰膝难以俯仰。勿谓肢废筋挛等概作风治,更有五志过及,六淫气侵,劳伤气血,房帏精脱,凶丧暮夜,邪恶冲触及厥、尸厥、痰厥、气厥、血厥等证,皆至卒暴倒仆不省。先宜掐人中、取嚏、艾灸等法(见前,)急煎主方,同苏合香丸。中风寒、暑、湿皆可服。少苏,详辨证名,各根据本门治理。

    主方

    (摄生饮诸卒中)半夏(姜汤泡)南星(湿纸包,煨)木香(各二钱半)苍术(生)甘草(生)北细辛石菖蒲(各一钱)上剂加生姜七片,水煎,磨入木香,温服。调苏合丸同灌,尤佳。

    痰盛加全蝎(炙,研)二枚。

更多中医书籍
  • (公元 605 ~ 617 年)隋.杨上善编注。

    原三十卷。已残缺,现存国内本为二十三卷。是《黄帝内经》的一种早期传本的注本。

    关于本书的成书年代,有人根据卷首原题杨上善的头衔系唐代官职,以及书中个别字避唐讳,因疑杨为唐人,为唐代著作。但此说也有人表示不同 意见。

    作者:
  • 作者:
    未知
  • 作者:
    李子毅
  • 作者:
    龚廷贤
  • 作者:
  • 作者:
  • 作者:
    东轩居士
  • 《卫生宝鉴》(公元 1343 年)元.罗天益(谦甫)着。二十四卷,补遗一卷。内容为“药误永鉴”、“名方类集”、“药类法象“、“医验纪述”。补遗主要论述外感、伤寒等证。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