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洁古云∶治胎产之病,从厥阴经论之,是祖气生化之源也(厥阴肝木乃风化之始,故曰化之源,而祖气乃天真之气,非谷气也。东方生风,风生虫,人亦 虫也,故从厥阴风木论之)。厥阴与少阳相为表里,故治法,无犯胃气,及上二焦。有三禁,不可汗,不可下,不可利小便,发汗则伤上焦之阳,利大便则脉数而动脾,利小便则内亡津液,胃中枯燥。制药之法,能不犯此三禁,则荣卫自和,而寒热止矣。如发渴则白虎,气弱则黄 ,血刺痛而和以当归,腹中疼而加之芍药。大抵产病天行,从增损柴胡;杂证,从增损四物,宜详察脉证而用之。
《本草从新》(公元 1757 年)清.吴仪洛(遵程)着。 十八卷。以《本草备要》为依据,一部分照旧,一部分增改,较为完善 。
(公元 1694 年)清.汪昂(讱庵)着。四卷。 选择临床常用药 460 种,以药性病情互相阐发,论述扼要。
洁古云∶治胎产之病,从厥阴经论之,是祖气生化之源也(厥阴肝木乃风化之始,故曰化之源,而祖气乃天真之气,非谷气也。东方生风,风生虫,人亦 虫也,故从厥阴风木论之)。厥阴与少阳相为表里,故治法,无犯胃气,及上二焦。有三禁,不可汗,不可下,不可利小便,发汗则伤上焦之阳,利大便则脉数而动脾,利小便则内亡津液,胃中枯燥。制药之法,能不犯此三禁,则荣卫自和,而寒热止矣。如发渴则白虎,气弱则黄 ,血刺痛而和以当归,腹中疼而加之芍药。大抵产病天行,从增损柴胡;杂证,从增损四物,宜详察脉证而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