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济阴纲目》 逐月养胎法

    作者: 武之望

    袁先生云∶巢氏论妇人妊娠,一月名胎胚,足厥阴脉养之;二月名始膏,足少阳脉养之;三月名始胎,手少阴脉养之;四月始受水精以行血脉,手少阳脉养之;五月始受火精以成其气,足太阴脉养之;六月始受金精以成其筋,足阳明脉养之;七月始受木精以成其骨,手太阴脉养之;八月始受土精以成肤革,手阳明脉养之;九月始受石精以成毛发,足少阴脉养之;十月脏腑关节人神俱备,足太阳脉养之,此其大略也(胚胎兆于一气,胚者气之形,膏者气之凝,胎者形之着。先天以制生化,故以水火金木土石制而化焉;后天顺序而成,故以木火土金水相生,而养以逆,而化以顺,而成自然之妙也)。若求其细,则受胎在腹,七日一变,展转相成,各有相生,《大集经》备矣。今妇人堕胎,在三月五月七月者多,在二四六月者少,脏阴而腑阳,三月属心,五月属脾,七月属肺,皆在五脏之脉,阴常易亏,故多堕耳。如昔曾三月堕胎,则心脉受伤,先须调心,不然至三月复堕。昔曾五月堕胎,则脾脉受伤,先宜治脾,不然至五月复堕。惟有一月之内堕胎,则人皆不知有胎,但知不受妊,不知其受而堕也。一月属肝,怒则堕,多洗下体则窍开亦堕。一次既堕,则肝脉受伤,他次亦堕。今之无子者,大半是一月堕胎,非尽不受妊也。故凡初交之后,最宜将息,勿复交接,以扰其子宫,勿令怒,勿令劳,勿令举重,勿令洗浴,而又多服养肝平气之药,胎可固矣。

更多中医书籍
  • 《外科证治全生集》,又名《外科全生集》,1卷,刊于乾隆五年(1740)。王维德整理祖传秘术及生平经验而成《外科全生集》。此书后经清末马培之重新分卷并作评注,以前集三卷、后集三卷流行。

    作者:王维德(l669—l749年)字洪绪,别号林屋散人,又号定定子,江苏吴县洞庭西山人,清代外科学家。撰《外科证治全生集》。

    作者:
  • 作者:
    高思敬
  • 作者:
  • 作者:
    朱世杰
  • 《外科启玄》(公元 1604 年)明.申斗垣(拱宸、子极)着。十二卷。论述外科各病证治,有图有方,叙述内服外敷,针灸灸烙、熏点、刀割等法,都切实可行。

    作者:
  • 作者:
    祁坤
  • 作者:
  • 作者:祁宏源,清代医家。浙江山阴县人。其祖祁坤为太医院判,精于外科。宏源家学渊源,亦精于外科医理,奉敕与吴谦同修《医宗金鉴》,其中之《外科心法》多为其家之经验,并以其祖之《外科大成》为蓝本修订而成。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