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1764 年)清.徐大桩(灵胎、洄溪)着。二卷。分为“经络脏腑”“脉”“病”“方药”“治法”“书论”“古今”七门,论医学的源流利弊,议论通达。但有时也不免矫枉过正。
查古籍
(公元 1764 年)清.徐大桩(灵胎、洄溪)着。二卷。分为“经络脏腑”“脉”“病”“方药”“治法”“书论”“古今”七门,论医学的源流利弊,议论通达。但有时也不免矫枉过正。
(公元 1565 年)明.楼英(全善)着。四十卷。包括总论,脏腑疾病、伤寒、妇人、小儿、运气等,记载病证治法,方药,对于金元医家的学说收载较多。
凡子死腹中者,多以触伤,或犯禁忌,或以胎气薄弱不成而殒,或以胞破血干,持久困败,但察产母腹胀舌黑者,其子已死。若非产期而觉腹中阴冷重坠,或为呕恶,或秽气上冲,而舌见青黑者,皆子死之证。宜速用下死胎方下之。下后察其虚实,随加调补自愈。若唇舌面色俱青,则母子皆危之兆也。
补遗方∶治胎死腹中。用红花以酒煮汁,饮二三碗即下。
新法下胎方∶用当归一两,浓朴三钱,陈皮二钱,入酒、水各一碗,煎至一碗,加朴硝三五钱,再煎十余沸,去 热服,死胎自下。或止用脱花煎更妙。
回生丹(妇六六) 下死胎方(妇五九) 桂香散(妇五五) 琥珀丸(妇一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