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本病是发生在口腔粘膜上不易消退的白色增厚斑块,类似皮肤上的胼胝。病损可见于口腔粘膜任何部位,但在口角区颊粘膜表面和舌下口底部多见。男多于女,中年以上尤多发生。
口腔粘膜经受长期持续不良刺激(烟、酒、醋、辣和喜爱进食过烫的食物等)固然是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而存在于牙床上的残牙、残根、错位牙以及装镶不精良的假牙等也可成为口腔粘膜白斑病的诱发因素。饮食中缺少维生素A而使粘膜过度角化,内分泌紊乱和霉菌感染等也是病因之一。
出现在口腔粘膜上的白斑病损呈不洁乳白色,大小不一,形状也不一致,状似绉纸是常见的一种。白斑稍高出于正常粘膜,与周围分界清楚。质稍硬而具粗糙感,无自发痛或压痛。
口腔粘膜白斑病虽少有癌变倾向且可延续多年无变化,但仍应积极治疗。治疗应从戒除喜烟嗜酒不良习惯和去除局部刺激因素着手,以不使白斑继续扩大。
(公元 752 年)唐.王焘著。四十卷。搜集唐以前的许多医药著作,编为 1104 门,载方 6000 有余,是重要的中医著作之一。
《外科证治全生集》,又名《外科全生集》,1卷,刊于乾隆五年(1740)。王维德整理祖传秘术及生平经验而成《外科全生集》。此书后经清末马培之重新分卷并作评注,以前集三卷、后集三卷流行。
作者:王维德(l669—l749年)字洪绪,别号林屋散人,又号定定子,江苏吴县洞庭西山人,清代外科学家。撰《外科证治全生集》。
本病是发生在口腔粘膜上不易消退的白色增厚斑块,类似皮肤上的胼胝。病损可见于口腔粘膜任何部位,但在口角区颊粘膜表面和舌下口底部多见。男多于女,中年以上尤多发生。
口腔粘膜经受长期持续不良刺激(烟、酒、醋、辣和喜爱进食过烫的食物等)固然是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而存在于牙床上的残牙、残根、错位牙以及装镶不精良的假牙等也可成为口腔粘膜白斑病的诱发因素。饮食中缺少维生素A而使粘膜过度角化,内分泌紊乱和霉菌感染等也是病因之一。
出现在口腔粘膜上的白斑病损呈不洁乳白色,大小不一,形状也不一致,状似绉纸是常见的一种。白斑稍高出于正常粘膜,与周围分界清楚。质稍硬而具粗糙感,无自发痛或压痛。
口腔粘膜白斑病虽少有癌变倾向且可延续多年无变化,但仍应积极治疗。治疗应从戒除喜烟嗜酒不良习惯和去除局部刺激因素着手,以不使白斑继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