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庐医话》(公元 1897 年)清.陆以湉(定圃)着。五卷。卷一论“医范”“医鉴”“慎疾”“保生”“求医”“诊法”“ 用药”;卷二论古人今人,古书今书;卷三、四、五论病,推究每证的虚实原委,指出医家的利弊。近人从陆氏《冷庐杂识》中摘出其论医语作为补编 。
查古籍
《冷庐医话》(公元 1897 年)清.陆以湉(定圃)着。五卷。卷一论“医范”“医鉴”“慎疾”“保生”“求医”“诊法”“ 用药”;卷二论古人今人,古书今书;卷三、四、五论病,推究每证的虚实原委,指出医家的利弊。近人从陆氏《冷庐杂识》中摘出其论医语作为补编 。
(公元495 ~ 499 年)南齐、龚庆宣着。五卷。现存最早的外科专书,主要有外伤、痈疽、湿疹、疥癣等。对疔疽引起的脓毒血症的早期治疗,外伤肠出的医护,切口引流的部位以及消毒 手术等方面有独到之处。
各种颅内肿瘤,由于占据了颅腔有限的空间,都有可能引起颅压增高的征象(头痛、恶心、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同时由于肿瘤对所在部位的脑组织产生刺激性或破坏性作用可引起各种各样的局灶性症状(抽搐、瘫痪、失语、幻觉等)。同时具备这两方面症状的大多已是比较晚期的病例,应该争取早期诊断。关健在于抓住肿瘤进展加重的病程演进方式,凡遇到病人有脑部症状,不论是局灶性症状或颅压增高症状,只要表现出进展性加重的趋势,就应赶紧作脑CT或MRI检查排除脑肿瘤可能。
要注意:
(1)呕吐症状如果同进食有关,属消化道症状;呕吐若与头痛相关则属颅内肿瘤或出血症状。后颅凹肿瘤病人因呕吐症状在消化科诊治长时期后才转神经科的病例也屡见不鲜,值得警惕;
(2)肿瘤可以发生突然的出血,产生类似中风的征象,称为“瘤卒中’。若有突发的头痛伴双目突然失明,首先要怀疑到脑垂体(腺瘤)卒中;
(3)病程在数周内迅速进展的病例应考虑为癌肿脑转移,应作胸片,内脏B超检查等搜索有无原发的恶性肿瘤;
(4)针对颅内压增高引起的剧烈头痛应采取降颅压的措施,使之减轻,勿滥用止痛剂,尤其禁用麻醉性止痛剂,因为后者可能抑制呼吸;
(5)高渗葡萄糖液(10%或25%)理论上可以降低颅压,实际上并无降颅压作用。大量静脉输入高渗葡萄糖液只会使颅压增高,促进脑疝形成;
(6)意识改变、瞳孔扩大、呼吸及脉搏的减慢,以及颈项强直都是脑疝的征象,必须密切加以注意;
(7)如临床征象符合脑肿瘤,而病史中有中耳炎、肺脓疡或先天性心脏病者,应考虑脑脓肿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