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俗称脱肛,是指直肠和肛管向肛门外脱出。发生在小儿的,多由于直肠发育缺陷及其周围支持组织薄弱所致,常在咳嗽、腹泻和腹内压增高情况下发作。这时让小儿卧床休息,平卧排便,或用湿毛巾轻轻按压,将脱出的肠段推回。如仍脱出,在推回后用胶布拉拢两臀夹紧固定。
发生在老人的,多系支持直肠的组织松弛和薄弱所致,逐渐发展的要作手术切除或悬吊固定。
《时方歌括》(公元 1801 年)清.陈念祖(修园)着。二卷。 选择常用方剂 108 首,按性质分为十二类,叙理简明,便于学习。
《时病论》(公元 1882 年)清.雷丰(少逸)着。八卷。阐述四时的“伏气”、“新感”等急性热病,立法清晰,为有关温热病 重要著作之一。
俗称脱肛,是指直肠和肛管向肛门外脱出。发生在小儿的,多由于直肠发育缺陷及其周围支持组织薄弱所致,常在咳嗽、腹泻和腹内压增高情况下发作。这时让小儿卧床休息,平卧排便,或用湿毛巾轻轻按压,将脱出的肠段推回。如仍脱出,在推回后用胶布拉拢两臀夹紧固定。
发生在老人的,多系支持直肠的组织松弛和薄弱所致,逐渐发展的要作手术切除或悬吊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