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俗名蚶子,即瓦楞子
肉甘平,壳咸平,无毒。
发明蚶肉仅供食品,虽有温中健胃之功,方药曾未之及。其壳 灰则有消血块,散痰积,治积年胃脘瘀血疼痛之功。与鳖甲、虻虫同为消疟母之味,独用醋丸则消胃脘痰积。观制蚶饼者,以蚶壳灰泡汤搜糯粉则发松异常,软坚之力可知。
(公元 1624 年)明.张介宾(景岳)注。三十九卷。 把《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分类编次为 12 类,390 条,条理分明。附图翼十一卷、附翼四卷。注解每有独到之见。
《类证治裁》(公元 1839 年)清.林佩琴(羲桐)着。采辑清代中叶以前的医家著作,对于温病、报病、妇科、外科各证,述其原因,析其不同证侯和不同治法。
俗名蚶子,即瓦楞子
肉甘平,壳咸平,无毒。
发明蚶肉仅供食品,虽有温中健胃之功,方药曾未之及。其壳 灰则有消血块,散痰积,治积年胃脘瘀血疼痛之功。与鳖甲、虻虫同为消疟母之味,独用醋丸则消胃脘痰积。观制蚶饼者,以蚶壳灰泡汤搜糯粉则发松异常,软坚之力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