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黄帝内经素问》 着至教论篇第七十五

    作者: 王冰次

    黄帝坐明堂,召雷公而问之曰∶子知医之道乎?雷公对曰∶诵而未能解,解而未能别,别而未能明,明而未能彰,足以治群僚,不足治侯王。愿得受树天之度,四时阴阳合之,别星辰与日月光,以彰经术,后世益明,上通神农,着至教疑于二皇。帝曰∶善。无失之,此皆阴阳表里上下雌雄相输应也,而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以教众庶,亦不疑殆,医道论篇,可传后世,可以为宝。雷公曰∶请受道,讽诵用解。帝曰∶子不闻《阴阳传》乎?曰∶不知。曰∶夫三阳天为业,上下无常,合而病至,偏害阴阳。雷公曰∶三阳莫当,请闻其解。帝曰∶三阳独至者,是三阳并至,并至如风雨,上为巅疾,下为漏病。外无期,内无正,不中经纪,诊无上下,以书别。雷公曰∶臣治疏愈,说意而已。帝曰∶三阳者,至阳也,积并则为惊,病起疾风,至如霹雳,九窍皆塞,阳气滂溢,干嗌喉塞。并于阴,则上下无常,薄为肠。此谓三阳直心,坐不得起,卧者便身全,三阳之病。且以知天下,何以别阴阳,应四时,合之五行。雷公曰∶阳言不别,阴言不理,请起受解,以为至道。帝曰∶子若受传,不知合至道以惑师教,语子至道之要。病伤五脏,筋骨以消,子言不明不别,是世主学尽矣。肾且绝,惋惋日暮,从容不出,人事不殷。

更多中医书籍
  • 《冷庐医话》(公元 1897 年)清.陆以湉(定圃)着。五卷。卷一论“医范”“医鉴”“慎疾”“保生”“求医”“诊法”“ 用药”;卷二论古人今人,古书今书;卷三、四、五论病,推究每证的虚实原委,指出医家的利弊。近人从陆氏《冷庐杂识》中摘出其论医语作为补编 。

    作者:
  • 作者:
    凌晓五
  • 作者:
    不详
  • 作者:
  • (公元495 ~ 499 年)南齐、龚庆宣着。五卷。现存最早的外科专书,主要有外伤、痈疽、湿疹、疥癣等。对疔疽引起的脓毒血症的早期治疗,外伤肠出的医护,切口引流的部位以及消毒 手术等方面有独到之处。

    作者:
    龚庆宣
  • 作者:
    张振鉴
  • 作者:
  •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