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保健药膳》 青蛤氽鲫鱼

    主要原料:活鲫鱼1条(重500克以上),青蛤500克,鲜牛奶100克,香菜50克,精盐15克,料酒25克,葱、姜各25克,水淀粉15克,鸡清汤750克,熟鸡油10克,植物油200克,白糖、米醋、味精适量。

    制作方法:鲫鱼去鳞、鳃及内脏,洗净,用刀在鱼背脊上剞两斜刀,然后两面抹上水淀粉。锅上旺火烧热,倒入植物油,将油烧至七成热时下入鲫鱼,两面稍煎一下,不能上色,即刻倒入鸡清汤,加入料酒、精盐、葱、姜,然后用旺火煮开,煮约15分钟后,撇净浮沫,捞出葱、姜,微火继续氽煮。将青蛤用小刷子洗干净后,下入鲫鱼锅内一同氽煮,待熟时下入味精、白糖、鲜牛奶。开锅后,起锅淋熟鸡油,盛入鱼盘中,外带姜未、醋一手碟,香菜切未,放入另一手碟,即可食用。

    效用说明:温中补虚,滋阴利水、适宜于久病体虚、腹胀水肿、小便不利、消渴等患者食用。

更多中医书籍
  • 《医学心悟》(公元 1732 年)清.程国彭(钟龄)着。五卷。总结了辨证施治的八纲、八法、因证立方,条分缕析,多为临床心得之语。末附《外科十法》。

    作者:
  • 作者:
  • 作者:
    赵术堂
  • 作者:
    未知
  • 《医学正传》(公元 1515 年)明.虞抟(天民)着。八卷。分门论证,以朱震亨的学说为主,参以张仲景、孙思邈、李杲之说,并结合抒发己见。

    作者:
    虞传
  • (公元 1764 年)清.徐大桩(灵胎、洄溪)着。二卷。分为“经络脏腑”“脉”“病”“方药”“治法”“书论”“古今”七门,论医学的源流利弊,议论通达。但有时也不免矫枉过正。

    作者:
  • 作者:
    高秉钧
  • (公元 1565 年)明.楼英(全善)着。四十卷。包括总论,脏腑疾病、伤寒、妇人、小儿、运气等,记载病证治法,方药,对于金元医家的学说收载较多。

    作者:
    楼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