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活幼心书》 癖证

    作者: 曹世荣

    婴儿始生,禀赋未完,失于襁褓之不谨,乳哺之不节,外为六淫侵袭,内因五脏气虚,冷积久停于脾,不能克化,结成癖块,突于胁下或左或右,俗曰龟痨。其疾皆因积滞蕴作,致有寒热,或腹肚疼痛,或昼凉夜热。治疗之法,气实者,亦须温正胃气,后用乌犀丸或水晶丹下之。如过二三次,即以稀粥略止,候所作形证消尽,方投补益之剂。气虚者,先与调脾胃,固真元。神色稍正,饮食进多,如前法下之。若太虚甚,用三棱散、化癖丸渐消之。顺适阴阳,以平为期。然先补后泻,行迎夺之法,则取去陈寒冷积。若面黄唇白,发竖肌瘦,乃为虚极,不可轻下,但徐徐用药消化,调理为上。若儿小者,更令乳母常服藿香饮,使药从乳过,亦少助也。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邹存检
  • 作者:
    马培之
  • 《外科证治全生集》,又名《外科全生集》,1卷,刊于乾隆五年(1740)。王维德整理祖传秘术及生平经验而成《外科全生集》。此书后经清末马培之重新分卷并作评注,以前集三卷、后集三卷流行。

    作者:王维德(l669—l749年)字洪绪,别号林屋散人,又号定定子,江苏吴县洞庭西山人,清代外科学家。撰《外科证治全生集》。

    作者:
  • 作者:
    高思敬
  • 作者:
  • 作者:
    朱世杰
  • 《外科启玄》(公元 1604 年)明.申斗垣(拱宸、子极)着。十二卷。论述外科各病证治,有图有方,叙述内服外敷,针灸灸烙、熏点、刀割等法,都切实可行。

    作者:
  • 作者:
    祁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