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乌镇莫秀东,患奇病,痛始于背,达于胸胁,昼则饮食如常,暮乃痛发,呼号彻夜,邻里惨闻。医治五年,家资荡尽,秀东欲自缢。其母曰:汝有子女之累,尚须冀念,不如我死,免闻哀号之声。欲赴水,其戚怜之,引来就医。余曰:此瘀血留经络也。因谓余子曦曰:此怪病也。广求治法以疗之,非但济人,正可造就己之学问。因留于家,用针灸熨拓煎丸之法,无所不备,其痛渐轻亦渐短,一月而愈,其人感谢不置。余曰:我方欲谢子耳。凡病深者,须尽我之技而后奏功。今人必欲一剂见效,三剂不验,则易他医。子独始终相信,我之知己也,能无感乎。
《圣济总录》(公元 1117 年)宋.太医院编。二百卷。分 66 门,每门又分若干病证,阐述病因病理,详述治法方药,是北宋时期搜方较多的医学全书。
《审视瑶函》(公元 1644 年)明.付仁宇(允科)[傅仁宇]着。六卷,首一卷。 先总论,次方论。论述 108 证及其治法方剂,并述眼科手术方法,附有医案、图说、歌括。
乌镇莫秀东,患奇病,痛始于背,达于胸胁,昼则饮食如常,暮乃痛发,呼号彻夜,邻里惨闻。医治五年,家资荡尽,秀东欲自缢。其母曰:汝有子女之累,尚须冀念,不如我死,免闻哀号之声。欲赴水,其戚怜之,引来就医。余曰:此瘀血留经络也。因谓余子曦曰:此怪病也。广求治法以疗之,非但济人,正可造就己之学问。因留于家,用针灸熨拓煎丸之法,无所不备,其痛渐轻亦渐短,一月而愈,其人感谢不置。余曰:我方欲谢子耳。凡病深者,须尽我之技而后奏功。今人必欲一剂见效,三剂不验,则易他医。子独始终相信,我之知己也,能无感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