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主要原料:猪肚100克,砂仁15克,精盐5克,葱15克,姜10克,料酒50克,水淀粉20克,熟猪油100克,味精、花椒、胡椒粉适量。
制作方法:砂仁稍烘脆后,粉碎成细末。猪肚洗净,下沸水锅焯透,捞出刮去内膜。另将锅中加入清汤,放入猪肚,再下姜、葱、花椒煮熟,撇夫浮沫,捞起猪肚待冷切成肚条,将原汤500克烧开,下入肚条、砂仁、胡椒粉、料酒、猪油,再加味精调味,用湿淀粉勾芡即成。
效用说明:适宜于胃虚脾弱、食欲不振或食少腹胀、妊娠恶阻等症。
《温热经纬》(公元 1852 年)清.王士雄(孟英)着。五卷。搜集多种温热病著作,以《内经》,张仲景等之说为经,以叶桂(天士)、薛生白、陈平伯、余师愚等之说为纬,辨别温病的伏气、外感、内容丰 富。
(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主要原料:猪肚100克,砂仁15克,精盐5克,葱15克,姜10克,料酒50克,水淀粉20克,熟猪油100克,味精、花椒、胡椒粉适量。
制作方法:砂仁稍烘脆后,粉碎成细末。猪肚洗净,下沸水锅焯透,捞出刮去内膜。另将锅中加入清汤,放入猪肚,再下姜、葱、花椒煮熟,撇夫浮沫,捞起猪肚待冷切成肚条,将原汤500克烧开,下入肚条、砂仁、胡椒粉、料酒、猪油,再加味精调味,用湿淀粉勾芡即成。
效用说明:适宜于胃虚脾弱、食欲不振或食少腹胀、妊娠恶阻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