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华佗神方》 六○三三·华佗治妇人黄瘕神方

    作者: 华佗

    本症之原因,为妇人月水始下。若新伤坠,血气未止,卧寝未定,脏腑虚弱,因向大风便利,是生黄瘕。其候四肢寒热,身重淋露,卧不欲食,左肋下有气结牢,腰背相引痛,月水不利,善令人不产。治用∶

    皂荚(炙去皮子) 蜀椒各一两 细辛六分

    上捣散,以三角囊大如指,长二寸贮之,取纳阴中,闷则出之,已则复纳之,恶血毕出,乃洗以温汤,三日勿近男子。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汪宏
  • 作者:
    叶天士
  • 作者:
    周扬俊
  • 《温热经纬》(公元 1852 年)清.王士雄(孟英)着。五卷。搜集多种温热病著作,以《内经》,张仲景等之说为经,以叶桂(天士)、薛生白、陈平伯、余师愚等之说为纬,辨别温病的伏气、外感、内容丰 富。

    作者:
  • (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作者:
  • 作者:
    柳宝诒
  • 《温疫论》(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作者:
  • 作者:
    高秉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