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骨科学》 二、周围神经损伤的原因和分类

    (一)损伤原因

    周围神经损伤的原因可分为:

    1.牵拉损伤。如产伤等引起的臂丛损伤。

    2.切割伤。如刀割伤、电锯伤、玻璃割伤等。

    3.压迫性损伤。如骨折脱位等造成的神经受压。

    4.火器伤。如枪弹伤和弹片伤。

    5.缺血性损伤。肢体缺血挛缩,神经亦受损。

    6.

    7.药物注射性损伤及其他医源性损伤。

    (二)周围神经伤的分类

    1943年Seddon提出将神经损伤分为三种类型。

    1.神经断裂

    神经完全断裂,临床表现为完全损伤,处理上需手术吻合。

    2.神经轴突断裂

    神经轴突完全断裂,但鞘膜完整,有变性改变,临床表现为神经完全损伤。多因神经受轻度牵拉伤所致,多不需手术处理,再生轴突可长向损伤的远侧段。但临床上常见的牵拉伤往往为神经完全或部分拉断,如产伤或外伤,恢复较差。

    3.神经失用

    神经轴突和鞘膜完整,显微镜下改变不明显,电反应正常,神经功能传导障碍,有感觉减退,肌肉瘫痪,但营养正常。多因神经受压或挫伤引起,大多可以恢复;但如压迫不解除则不能恢复。如骨折压迫神经,需复位或手术解除神经压迫。

    1968年Sunderland根据神经损伤的不同程度将其分为五度。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吴师机
  • 作者:
  • 作者:
    汪绮石
  • 作者:
    薛己
  • 作者:
    薛己
  • (公元 1624 年)明.张介宾(景岳)注。三十九卷。 把《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分类编次为 12 类,390 条,条理分明。附图翼十一卷、附翼四卷。注解每有独到之见。

    作者:
    张介宾
  • 作者:
    张介宾
  • 《类证治裁》(公元 1839 年)清.林佩琴(羲桐)着。采辑清代中叶以前的医家著作,对于温病、报病、妇科、外科各证,述其原因,析其不同证侯和不同治法。

    作者:
    林佩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