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辛涩温,无毒。面裹煨熟,去面用。
发明草豆蔻性温,入脾胃二经。东垣曰∶风寒客邪在胃口之上,当心疼痛者宜之。丹溪曰∶草豆蔻性温,能散滞气。若明知口食寒物胃脘作痛,或湿郁成病者用之神效。若热郁者不可用,恐积温成热也。然多用能助脾热,伤肺损目。故阴虚血燥者忌之。
《明医杂着》(公元 1549 年)明.王纶(节斋)着。六卷。内容为医论、诸证、小儿证治等,此书也受朱震亨学说的影响。
辛涩温,无毒。面裹煨熟,去面用。
发明草豆蔻性温,入脾胃二经。东垣曰∶风寒客邪在胃口之上,当心疼痛者宜之。丹溪曰∶草豆蔻性温,能散滞气。若明知口食寒物胃脘作痛,或湿郁成病者用之神效。若热郁者不可用,恐积温成热也。然多用能助脾热,伤肺损目。故阴虚血燥者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