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清骨散

    《永类钤方》卷十三:清骨散处方

    北柴胡 生地黄各60克 人参 防风 熟地黄 秦艽 赤茯苓各30克 胡黄连15克 薄荷叶23克

    制法

    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

    治气阴两虚,热邪内伏,五心烦热,欲成劳瘵。

    用法用量

    每服12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温服。

    摘录《永类钤方》卷十三《证治准绳·类方》卷一:清骨散处方

    银柴胡4.5克 胡黄连 秦艽 鳖甲(醋炙)地骨皮 青蒿 知母各3克 甘草1.5克

    功能主治

    清骨退蒸,滋阴潜阳。治虚劳阴虚火旺,骨蒸劳热,身体羸瘦,脉细数。

    用法用量

    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空腹时服。

    血虚甚,加当归、芍药、生地;嗽多,加阿胶、麦门冬、五味子。

    备注

    方中银柴胡能清骨髓之热,治虚劳之骨蒸;地骨皮、胡黄连、知母均入阴分,而清伏热于里;青蒿、秦艽均具辛散之功,能宣内伏之热而出于表;更以鳖甲滋阴潜阳,补益肝肾,又引诸药入里;甘草调和脾胃,以免寒凉滋腻之味损伤脾胃之气。配合成方,共奏清骨退蒸,滋阴潜阳之功。

    摘录《证治准绳·类方》卷一近明·《证治准绳》:清骨散组成

    银柴胡一钱五分(5克),胡黄连、秦艽、鳖甲、地骨皮、青蒿、知母各一钱(各3克),甘草五分(2克)。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清虚热,退骨蒸。

    主治

    虚劳发热,骨蒸潮热,或低热日久不退,形体消瘦,唇红颧赤,舌红少苔,脉细数。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肺结核等病症。

    1.围绝经期综合征:以本方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肾阴亏虚型30例,与乙烯雌酚治疗30例对照,参照《中医病证诊断标准》。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60.0%,治疗前后比较疗效有显著性差异。(《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2.肺结核:60例肺结核发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用抗结核西药治疗为对照组30例;30例使用清骨散联合抗结核西药治疗为观察组。以体温下降为有效,治疗7日后,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6.7%)稍高于对照组(80%),两组治疗后证状量化积分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更多中药材
  • 处方葛蒲2分,茯苓5分,茯神5分,人参5分,远志7分。制法上药治下筛。功能主治令人不忘。主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酒送下,1日3次。摘录方出《千金》卷十四,名见《准绳·类方》卷五......
  • 《小儿病源》卷三:不惊丸处方枳壳(去瓤,麸炒)、淡豆豉。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因惊气而吐逆作搐,痰涎壅塞,手足掣疭,眼睛斜视。用法用量每服1字,病甚者服半钱,急惊者,薄荷自然汁调下;慢惊者,荆芥汤入酒3-5点调下。1日3次,不拘时候。摘录......
  • 处方枳壳(去瓤,麸炒微黄)1两,淡豆豉(焙干)半两,茯神(去皮木根)半两,南星半两,蝎梢50尾(去尖毒),净芜荑2钱半(先入乳钵内,极细研烂)。制法上除芜荑外,余5味焙为末,再同芜荑乳钵内杵匀,醋煮糯米粉糊为丸。功能主治疏风顺气,和脾胃,进......
  • 处方当归、没药、玄胡索、川芎、藁本、人参、白茯苓、牡丹皮、甘草、白芍药、白术、熟干地黄、白芷、白薇各等分。功能主治妇人诸虚不足,心腹疼痛。用法用量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服1丸,酒送下。摘录《百一》卷十八......
  •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不换金丹处方荆芥穗、白僵蚕(炒)、天麻、甘草(炙)、防风,各一两。川乌头(生用)、白附子(生用)、羌活(去芦)、细辛(去叶)、川芎、蝎稍(去毒.炒)、藿香,各半两。薄荷,三两。炮制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功能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