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治厥阴病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少阴症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阳明食谷欲呕者。
吴茱萸(一升)人参(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罗东逸曰∶仲景救阳诸法,于少阴四逆汤,必用姜、附;通脉四逆汤,加干姜分两,其附子断鳌茱萸一阳具,生矣升之之燥四末之间气。学人王又原曰∶少阴、厥阴,俱有躁烦。少阴之躁在水,由龙火不归,故姜、附得而阳回;厥阴(两
(公元 1770 年)清.魏之琇(玉璜)编。原六十卷。经王孟英新增重编为三十六卷。 分 345 门,集录清以前历代名医的验案,包括临床各科,尤以温热病更突出。某些病案有王孟英按语。
《血证论》(公元 1885 年)清.唐宗海(容川)着。八卷。阐述气血关系,血证的病机及其疗法,极有心得。
治厥阴病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少阴症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阳明食谷欲呕者。
吴茱萸(一升)人参(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罗东逸曰∶仲景救阳诸法,于少阴四逆汤,必用姜、附;通脉四逆汤,加干姜分两,其附子断鳌茱萸一阳具,生矣升之之燥四末之间气。学人王又原曰∶少阴、厥阴,俱有躁烦。少阴之躁在水,由龙火不归,故姜、附得而阳回;厥阴(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