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此太阳、少阳并病也,柴胡桂枝柴胡(四两)黄芩人参生姜芍药桂枝(各一两半)甘草(一两)半夏(二合半)大枣(六枚)上九味,水煎服。
柯韵伯曰∶柴、桂二汤,皆是调和之剂。桂枝汤重解表,而微兼清里;柴胡汤重调里,而微以调之任重注释;柴胡亦本渴而之时微,则表证虽少阳微仍用人
北宋.王洙录传《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伤寒、中卷论杂病、下卷载其方、并疗妇人。
(公元 219 年)汉.张机(仲景)着。三卷。
北宋.王洙录传《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伤寒、中卷论杂病、下卷载其方、并疗妇人。林亿取《金匮玉函要略方》的杂病和有关的附方, 编为《金匮要略方论》。 内容包括内科杂病、妇科、急救、饮食禁忌等 25 篇,计 262 方。
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此太阳、少阳并病也,柴胡桂枝柴胡(四两)黄芩人参生姜芍药桂枝(各一两半)甘草(一两)半夏(二合半)大枣(六枚)上九味,水煎服。
柯韵伯曰∶柴、桂二汤,皆是调和之剂。桂枝汤重解表,而微兼清里;柴胡汤重调里,而微以调之任重注释;柴胡亦本渴而之时微,则表证虽少阳微仍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