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古今医统大全》 本草人部

    作者: 徐春甫

    味甘,气温。又云有小寒,无毒。主五癃,关格不通,利小便水道。疗小儿痫,大人 ,仍自还神化。合鸡子黄煎之化为水,疗小儿惊热及热疮。乱发微温,补阴功甚捷。

    主咳嗽,五淋,大小便不通,小儿惊痫,燕面疮,豌豆疮,鼻衄欲死,烧之研末调方寸匕。又吹内立已。止血闷血晕,金疮伤风,血痢,烧灰勿绝过。煎膏,长肉消瘀血。破伤风及沐发中风,(取如鸡子大,无油器中熬焦黑,研为末,以好酒一盏沃之,入何首乌末二钱和匀,候温灌之,过一二刻又灌之,极效。)口误吞发绕喉,(取己头发烧末,其水调服一钱。)

    人乳汁味甘,气寒。无毒。主补五脏,令人肥白悦泽。点服止泪明目,疗赤痛。

    头垢气温。主淋闭不通,伤寒劳复。丸服之,或浸取汁服,治噎。酸浆水煎膏服,又治中蛊毒及蕈毒。米饮或酒化下,竹木刺在肉中,涂之即出。百邪鬼魅,水服一小豆大。

    人屎气寒。主疗时行大热狂走,解诸毒,宜用绝干者为末,沸汤沃服之。善破丁肿,开以新者,封之一日根烂,或烧灰醋和如泥,敷干即易。粪清,腊月截淡竹去皮,浸渗取汁,治天行热狂热痰中毒并露疮,取汁服之。

    人溺气寒。(童子者尤佳。)主疗寒热头痛,温气热劳咳嗽肺痿,降火最速。主卒血攻心,扑损瘀血,吐血鼻洪,和少生姜汁煎一二沸,乘热服。难产及胞衣不下,姜葱煎,乘热饮即下。产后温饮一杯,压下败血恶物,免血晕之疾。气血虚无热者,不可用。打扑杖疮及蛇犬等咬,热淋患处。

    浣裤汁、月经衣、妇人 裆主解毒箭并女劳复,伤寒阴阳易,烧经衣,热水服方寸匕。交州夷人以焦铜为镞头毒药,镞锋上中之即死,月水汁解之。又 裆主阴阳易,当阴上割取烧末服方才匕,童女 尤佳。若女患阴易,即须男子 也。阴易病者,人患时行病起后,合阴阳便即相着,甚于本病,其候小便赤涩,寒热甚者,见服此便通利。

    死人枕(冢坟中取用煮服之。)治尸疰病,腹中石蛔,邪气入肝,眼痛多见鬼物。或问三病不同,皆用死人枕而瘥何也?徐嗣伯曰∶尸疰者,鬼气也,伏而未起,故令人沉滞,得死人枕治之,魂气飞越,不复附体,故尸疰自瘥。石蛔者,医疗即癖,蛔虫转坚,世间药不能遣,所以须鬼物驱之,然后乃散,故令煮死人枕服去。邪气入肝,故使眼痛而见魍魉,须邪物以钩之,故用死人枕之气,因而去之,故令埋于冢间也。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张宗祥
  • (公元 1578 年)明.李时珍(东璧.濒湖)着。

    五十二卷。 作者用了近三十年时间编成, 收载药物 1892 种,附药图 1000 余幅,阐发药物的性味、主治、用药法则、产地、形态、采集、炮制 、方剂配伍等,并载附方 10000 余。 本书有韩、日、英、法、德等多种文 字的全译本或节译本。

    学术价值:

    集我国16世纪之前药学成就之大成。被国外学者誉为中国之百科全书。

    作者:
  • 作者:
    李时珍
  • 作者:
    赵学敏
  • 作者:
    叶桂
  • (公元 536 年? )梁.陶弘景(隐居)注。七卷。原书己佚,内容尚散见于《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集注是在《 神农本草经》基础上进行整理, 又增药 365 种, 分为玉石、草、木、果、 菜,有名未用六类。

    学术价值:

    首创用自然属性分类方法。确立综合本草的基本格式。

    作者:
    陶弘景
  • 作者:
    陈嘉谟
  • (公元 1116 年)宋.寇宗奭撰。二十卷。载药物 460 种,阐发药性较详尽,并指出用药要结合年龄老少、体质强弱、疾病新久等,对辨认药物的真伪优劣亦有详细阐述。

    作者:
    寇宗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