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古今医统大全》 调经方法

    作者: 徐春甫

    · 经闭绝不通者,血枯也。

    四物汤倍当归加红花、桃仁、牛膝;热加黄芩,寒加肉桂。

    · 经水不及期而行者,血热也。

    四物汤加生地黄、黄芩、黄连;肥人兼痰,药加苍术、半夏、香附子。

    · 经水常过期而行者,血少也。

    瘦人多是血虚,倍四物汤加当归、熟地黄、黄芩、白术、甘草,少佐以红花、桃仁。

    肥人大概气虚挟痰,四物汤去地黄,合二陈汤加参、 、香附。

    · 经过期而色淡者,挟虚有痰,因水以混之也。

    四物汤倍当归、地黄,合二陈汤煎服。

    · 经将来腹中作痛者,血气实。此血欲行而气滞也。

    四物汤加香附、桃仁、红花、玄胡、青皮、牡丹皮、木香,甚者加莪术、大黄。热加黄芩、柴胡。

    · 行经后作痛者,血气虚也。

    八珍汤宜服。血虚者,倍当归、地黄;寒加干姜;气虚加人参。

    · 肥盛妇人,月经不通,或二月、三月一行,由痰多躯脂满闭。

    宜导痰汤加当归、黄连、香附、苍白术之类。

    · 有虚热经少不来,或来过多。

    四物汤加黄芩之类。

    · 经水或来或断,发热发寒。

    四物汤合小柴胡煎服。

    · 经行三五日后,腹中绵绵作痛者,盖血因气滞而未尽也。

    宜四物汤加木香、槟榔之属。

    · 妇人血病以当归为主,肥白者必合参 ,瘦黑者必合生地黄、香附。

    · 妇人之病,不可全外于气,盖血因气使,人鲜知之。气畅则血和,一定之理也。

    · 带下赤白带者,因胃中痰积流下,渗入膀胱,治法宜散湿导痰清热为主。以二陈汤加苍白术,或加升麻、柴胡以升之,或用吐法以提之。白者属气,赤者属血。血虚加芎归,气虚加参术。

    · 瘦人带下,热之所致。如泉本清,火熬之即浊。宜以滑石、樗皮、川芎、海石、青黛之类。

    · 血崩证有因虚,有因热。虚则下陷,热则流通。视其缓急,分标本而治之,庶得王霸之经权也。缓用四物汤加条芩、附子;急以立效散、神效丸之属。

    · 血脏虚冷,崩中下血,宜四物汤加阿胶、黄芩、参 。东垣谓崩带下久,有属于寒,不可一途而谓。

    · 妇肥盛而无子者,由痰多脂膜闭塞子宫。宜行湿燥痰之剂,更服顺坤丹、降生丹之类即孕。

    · 瘦人无子,因血虚子宫干涩,不能配取精气。宜养血滋阴。人多不审寒热,悉谓子宫虚冷,概以乌附辛热之药煎熬,气血愈亏,祸不旋踵,孕安得乎?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罗美
  • 作者:
    李中梓
  • 作者:
    张骥
  • 作者:
    周学海
  • 作者:
    贺龙骧
  • 作者:
    吴道源
  • 《女科宝鉴》是以中医方法论述女性生殖器相关疾病的探索性新书,书中详细介绍了七十多种常见女性生殖器相关病证,其中包括女科杂病、性病、月经病和中医药避孕、中医药抗早孕等。各病证以病机要点为中枢,展开对理、证、法、方、药的论述,同时,引进中医女科最新研究成果,使之更具临床指导性和收藏价值。

    纵览全书,具有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扼要明了、通俗易懂的特点。全书共约25万字。

    读者对象:中西医临床工作者、医学院校师生及广大男女中、青年。

    著者 一九九一年八月

    作者:
  • 作者:
    凌德